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第四中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是关系到“立德树人”的重要因素,深刻影响着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价值观念的塑造。科尔沁区第四中学非常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这支队伍承担着全校七十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学生连年在科尔沁区组织的期末统考和通辽市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道法”)学科组也被学校评为优秀备课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的正确领导,离不开道法课学科组的通力合作,也离不开每一位道法课教师的倾心付出。下面将我们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思政课教师团队建设
(一)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年轻教师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对年轻教师的业务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对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非常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开展五节联动、五园同创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升自己。同时学校搭桥让有经验的学科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在教学中师傅手把手地带领徒弟备课、上课、反思、改正、再磨练,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站稳讲台。年轻道法课教师虚心学习,主动求教,敢于担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青年教师成长训练营、今日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在活动中不断磨练自己、快速成长。
(二)加强教师梯队建设
众人划桨开大船。在培养年轻教师的同时,学校通过开展青蓝杯、英才杯、功勋杯、教学艺术节、今日公开课等活动,使每一个年龄段的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其中。无论谁讲课或是比赛,都是一人参加全组参与,从备课、听课、评课到磨课、研课,备课组长都会组织大家积极参与。通过比赛不是一人得到锻炼而是全组教师都得到磨炼。这也使思政课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二、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
初中道法学科核心素养对于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很大程度上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我们非常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教育。为此我们开展了各种活动,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搭建平台。
(一)道法社团
学校组织了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道法学科组建立了道法时政社团,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社团组织学生关心关注国内外大事,探讨、研究时政热点;编辑、播报时政新闻;引领学生关注时政,培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同时,社团指导学生排演情景剧《青春之歌》,在通辽市思政课情景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此剧通过发生在几名学生之间的诙谐幽默的情景故事,引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自身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特色实践作业
公民参与是培养学生做负责任公民的必然要求,也是道法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我们利用假期布置具有特色的、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作业。学生可以通过摄影、书画、手工等各种形式积极参与。比如,我们抓住北京冬奥会的契机,在寒假布置了冬奥实践作业、春节文化实践作业。学生们制作了冰墩墩、录制了练习滑雪的视频、创作了过年的情景年画,以及和爸爸妈妈一起准备年夜饭。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作业主动关注国家与社会,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具有特色的实践作业也顺应了国家“双减”政策的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及学科素养的培养。
(三)编写区本教材,落实“复苗工程”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和法治意识的阵地。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校思政课教师还积极参与区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复苗工程”,真正发挥德育主战场的作用。
(四)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教学中,我们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案例、情境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价值标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帮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五)落实三科统编教材
2017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开始在全国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统一使用,这是贯彻国家重大部署的铸魂工程。学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通过各种措施积极推进。全体道法课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集体备课,针对统编教材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渗透。通过落实统编教材,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强化国家认同,培养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学科建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积极有效地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大力推进学科建模活动。在学习王敏勤教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我校实际,共同商讨制定了本校道法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我们确立了三类课堂教学模式:
(一)新授课的教学模式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交流共享;
拓展提升,情感升华;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二)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知识梳理,整体建构;
典型例题,总结规律;
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三)试卷讲评课模式
核对答案,自主修正;
汇总问题,互助解决;
典型错题,分析原因;
重点点拨,方法指导;
针对问题,反馈测试。
以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题《关爱他人》新授课为例。首先,播放一段假期的社会实践作业参与公益活动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谈感受,以此将学生带入本课内容。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运用其他形式进行导入,比如知识树、复习旧知,或是小故事、时政新闻等。这样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把集体备课时商定好的导学问题出示给学生,这一课设置的问题有:关爱他人的含义是什么?关爱他人的表现有哪些?为什么关爱他人?怎样关爱他人?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指引自主阅读教材,进行勾画,独立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一步一些浅显的问题学生是可以自己解决的,比如关爱他人的含义和表现。但是对于为什么关爱他人,学生的认识可能是模糊的,对于关爱他人的做法可能有不当之处,需要通过下一步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对于感受体验类的课程,可以用体验导学模式,即教师给出情境和问题,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展示成果的方法来完成。这节课通过播放天安门哨兵冒雨执勤,游客主动为他们撑伞;夏日里学校为孩子们准备绿豆汤避暑;学生背着受伤的同学上楼等情境视频提出问题,请大家说一说关爱他人的意义是什么?此时学生在自己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代表汇报结果,教师点拨,形成共识。在案例的选取时尽量节选生活中的案例,这样可以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爱集体、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升华。最后,师生通过知识树的形式总结本课的知识要点,针对本课知识精选试题闭卷考试,当堂批注,当堂解决。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应用,减少了教学过程的随意性,更有抓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整体作战,资源共享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道法学科组一直以来特别重视发挥团队的力量。
(一)集体备课
学校每周三第二节课是道法学科的集体备课时间。每学期初都会制定好一学期的集体备课安排,确定好备课内容,以及主备人。在集体备课中由主备人讲解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重难点的突破方法、习题和作业的选取。其他老师也要提前备课,在集体备课中,针对主备人的设计进行讨论和补充,通过集体的智慧形成共案。最后,备课组根据集体备课成果分工制作课件、编制习题、发布作业。这就保证了年级组课堂教学的统一,也能更好地发挥团队智慧。
(二)学科资源库建设
学校三个年级备课组,每一个备课组在每学期都有固定的任务,就是负责本学期学校资源库资源的创建、保存、整理和上传。每一课都有相应的教学资源包,包括课件、单元测试卷、知识点,以及一些微课视频。这些微课是老师们的假期作业,针对重点知识提前录制一些小视频。学期末统一将教学资源上传到学校的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学科资源库平台,能够做到备课组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积极提倡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学科网、一师一优课等网站)进行学习,平台提供了很多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在自主备课时会先浏览这些网站,将一些好的教学资源、问题设计、习题资源补充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同时,老师也积极参与科区、通辽市、自治区网络资源库建设。杨春艳老师承担了科区空中课堂示范课任务,张晶、常乐老师在通辽市名师课堂网络展播活动中获奖,王艳辉老师参与了自治区优课展播,李燕妮、杨迪、刘欢老师的课例被评为自治区三科统编教材“网络优课”。
(三)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每个备课组都是由老中青三代教师构成的,工作中注意发挥不同层次老师的各自优势。比如,老教师经验丰富,试题选取和把关一般由他们负责;中年教师既有教学经验又思维活跃,课堂教学设计一般由他们来建构;年轻教师信息技术掌握得比较好,课件制作都由他们来承担。再如,在去年的中考复习时,受到疫情的影响,初三年级时间紧,任务重,每一堂课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非常关键。此种情况下,通过集体备课明确任务:由周玉萍、赵晓彦、曹日光等老教师组成一个小组负责参照课标对知识进行整合,整理出100道必背知识点;由王艳辉、常乐老师负责各盟市以及其他省市中考习题的筛选,并结合100道必背知识点规划每一节课的任务,将知识点与习题模块化,方便操作;由张晶和徐颖老师根据前面的整合制作出每一课的课件、达标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