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海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罗山县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思路,采取“调、建、帮”三项举措,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
在“调”字上做文章。该县制定了《关于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意见》,根据农村学校实际,撤并结合,对相对较近、规模较小、条件较差、生源较少的学校逐步撤销;将条件较差、生源较少但学生上学路途远的偏远小学改成教学点,扩大中心校或中心村学校办学规模。截至目前,该县中小学由原来的318所调整到现在的223所,全县中小学布局更加合理。
在“建”字上下工夫。该县认真执行《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制定了《罗山县薄弱学校建设规划》和《罗山县农村初中校舍改造规划》,在落实各级财政下达的教育投资时,集中财力优先改造农村薄弱学校。5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611万元对10所薄弱初中进行了改造。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改造薄弱学校157所。
在“帮”字上求突破。该县积极实施“两大工程”:一是实施图书设备充实工程,不断充实农村中小学的图书、仪器和体音美器材,乡镇中心校和初中教学器材都达到二类标准,农村小学基本达到三类标准;二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所有乡镇中心校和初中都建起了校园网、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所有农村小学都有信息技术远程教育室,基本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