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初中网 >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 正文

铜仁:向乌江黔山挥手不带走“五个背篓”

2023/7/4 22:55:12 点击:

奔涌不息的乌江两岸,有数不清的支流。

白泥河,即是乌江的支流之一。

对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街道鱼塘村的土家族汉族群众而言,这条宽不足百米的河流,曾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交通基本靠走,运输基本靠篓——这是他们祖祖辈辈日常生产生活的常态。

多年来,“鸿沟”阻断了鱼塘村奔小康的脚步,该村的贫困发生率曾高达42.47%,被评定为深度贫困村。

2015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鱼塘村从此发生深刻改变。

日前,小哥走进鱼塘村,发现这里的人们已经卸下了沉重的背篓,挺直了曾经被压弯的脊梁,他们以脱贫为起点,迈上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征程。

两首童谣,唱出往日一把辛酸泪

一条可以容纳两辆小汽车并行的水泥路,直通鱼塘村村委会,进而沿着山势延伸将六个村民小组全部串连起来,可以通行摩托车的支路则延伸到所有村民家门口;

一座座富有西南山区传统村寨特色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粉墙黛瓦,斗拱屋架,与青山碧水、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宽阔平整的村民文体广场上,各种全民健身设施一应俱全,四周的墙上绘着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壁画,这里是村民们的“沙龙”,每天吃过晚饭,年轻人打篮球、乒乓球,老人们则聚在一起“摆龙门阵”(西南地区方言,意为聊天)……

眼前的鱼塘村,让人很难将它和“深度贫困村”联系在一起。

当地的两首童谣,见证着鱼塘村穷苦的过去——

“背子坨,背子坨,背起罐罐走下河,罐罐滚下坡,水都没得喝。”村支部副书记侯军告诉笔者,背子坨是当地的一个自然村,也是整个鱼塘村的缩影。“我们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沟深,交通长期极其落后。”侯军说,过去村子里的路,都是祖祖辈辈用脚板在山坡上踩出来的羊肠小道,除了双腿,任何交通工具都不适合,于是,几乎所有的运输都依靠肩膀来背。

喀斯特地貌另一大特点是地下溶洞暗河纵横交错,地表水很难积存。侯军介绍,虽然村里有水井,但天气如果连续晴好超过十天,井水就会见底,所以,在大多数时候,村民们要背着“罐罐”去白泥河取水,距离白泥河最远的自然村,村民们背一罐水来回要走三个小时,而一个家庭一天的用水量至少要三罐,因此,需要一个劳动力专门来回背水,“为了节约用水,过去村民们把洗过脸的水用来洗脚,洗过脚后再用来喂猪……”

鱼塘村的村民们要出村就必须跨过白泥河,而白泥河上很多年没有桥,村民们过河有两种选择:水浅时赤脚涉水,水深时乘渡船。“村里没有学校,娃娃们读小学要去白泥村,读初中要去沙子街上。”侯军说,寒冬腊月里,娃娃们的脚在冰冷的河水里冻得通红,上岸后冷得浑身发抖,那场面,叫人直掉眼泪。

还有一个黑色幽默式的故事:有村民去街上赶场,贪杯喝醉了,半夜醒来回不了村,急得在白泥河边大声呼喊“我是人,我不是鬼,来接我回鱼塘,我过不了河……”

由于交通闭塞、自然环境恶劣,鱼塘村陷入了极度贫困状态,全村163户632名农业人口,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59户270人。

“鱼塘人,守着鱼塘无水喝;好女不嫁鱼塘男,好妹不找鱼塘哥。”这是另一首关于鱼塘村的童谣。鱼塘村的姑娘们,曾经最大的梦想就是“嫁到白泥河另一边去”。

整村脱贫“出列”,背篓正式“退休”

2002年,侯军从部队退役,开始自己创业,经过一番打拼,渐渐过上了小康生活,但他一直牵挂着村里的乡亲父老。2010年,侯军回到鱼塘村,被选为村委会主任,他发誓要带领全村父老过上好日子。

“要致富,先修路”,2012年,在县交通局的支持下,侯军带领全村男女老少,用锄头挖,用铁锹铲,用肩膀扛,用背篓背,硬是将村里的羊肠小道修成了“毛路”(未铺装硬质路面的简易道路)。2013年,在县水务局的支持下,鱼塘村又建成了3个人畜饮水蓄水池。这两项工程初步改善了鱼塘村的基础设施。

2015年,随着全国冲锋号的吹响,鱼塘村发起脱贫总攻。近年来,在政府各项资金和帮扶单位支持下,村里先后将9公里的“毛路”改建成水泥路,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和民房外立面改造工程,建成了村委会办公用房、村民文体广场,白泥河上也建起了大桥,“鸿沟”被彻底填平。

2018年,在国家扶贫资金的支持下,村里建了集体经济合作社,覆盖59户270名困难群众。迄今,合作社投资了55万元,建了220亩南瓜蔬菜种植基地、100头生猪养殖基地、200亩空心李种植基地,合作社连续三年实现分红,每年户均分红700多元。

2018年,鱼塘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19年,全村集体收入18.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4%。“现在摩托车家家都有,有的一户有几辆,小汽车全村也有二十多辆。”侯军说。

干部帮、能人带、单位扶……鱼塘村人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迸发。75岁的村民杨胜余,在各方的帮扶下,不仅建了新房,还养猪、养牛、养鸡,日子越过越红火,仅靠卖猪、小牛和玉米三项,年收入就达1.5万元。

在村民杨胜武家里,小哥见到了五种已经“退休”的肩背运输工具,他说,这些东西要好好保存下去,要让它们告诉子孙后代,鱼塘村人的脊梁骨,是怎样从弯曲到挺直的。

侯军告诉笔者,现在鱼塘村所有农户全部接入国家电网,完成农电网全面改造;水泥路干线通所有村民小组、支线通所有农户;全村有线电视、互联网光纤、移动通信4G信号全覆盖;自来水户户通,卫生室、图书室、全民健身、路灯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沙子街道下派扶贫干部、鱼塘村支部书记晏彪介绍,张家港市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关系。2018年,经江苏省对口帮扶贵州省铜仁市工作队沿河工作组牵线搭桥,张家港市发改委与鱼塘村结对,三年来,张家港市发改委向村里注入扶贫资金总计15万元,双方也定期派干部互动交流,张家港的先进发展理念和基层治理经验在鱼塘村生根发芽。“张家港的帮扶,无疑将加速我们进一步发展的步伐。”

再出发,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

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怎样才能以脱贫为起点,找到适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这些是摆在鱼塘村党员干部们面前的“必答题”。

晏彪和侯军等人给出的答案是:靠山吃山。

晏彪介绍,沙子街道境内的山上有一种特别的果树叫“空心李”,这种李子的果实,果肉与果核是分离的,因此而得名,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全国果菜百强地标品牌、中国优质李等。目前,鱼塘村共种植了700亩空心李,其中部分已经开始挂果,几年之后大多数将进入丰产期,将成为当地支柱性的农业产业。

“另外,我们也有发展旅游的资源。”晏彪说,在白泥河上游两公里附近有一处乌江国家湿地公园,在下游则是南庄农旅融合旅游基地。此外,乌江十二盘森林公园也距离不远,这三个景点的溢出效应,有望为鱼塘村带来一定的客源。

侯军认为,鱼塘村的传统村寨风格民居对游客也有较强的吸引力,条件成熟时可以发展特色民宿和农家乐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为鱼塘村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将来我们充满信心。”侯军说。(范群陈林王安宏高戬张帅)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荆州中考2023具体科目时间表荆州中考成绩公布时间
汉川:市委市政府领导深入福星中学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出征省赛的她们,再传捷报!
最新图文
丽江:永胜民族中学开展思政课堂说课活动,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心灵深处!
一个西部省份的“天文热”
松桃:秣马厉兵再鏖战,全力战“疫”发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