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记者直击南京玄武区选拔现场,南外代表队最终夺冠
如此“高难度”的词汇对参赛学生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昨天下午,玄武区12所初中的初二学生展开角逐
本版摄影现代快报记者赵杰
近日,由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现代快报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江苏赛区的赛事正式启动,一场汉字热潮在江苏大地掀起。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南京市的选拔正在火热进行。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预计将于4月中下旬决出优胜队,与江苏各地优胜队比拼。记者昨天来到南京玄武区的选拔现场亲历赛事,最终南京外国语学校代表队夺冠,将代表玄武区参加南京市决赛。实习生唐欣然现代快报记者徐萌黄艳
南京赛事
选拔赛正紧张进行
本月中下旬决赛
南京各区的“汉字听写大会”正在紧张进行中。南京市语委表示,此次比赛有利于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提高学生汉字认知水平,丰富汉字积累,促进学校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据悉,参加对象是全市普通初级中学在校初一、初二学生。各学校都是相关年级学生全员参与,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汉字听写(包括笔画顺序)竞赛等活动,并以学校为单位择优组队,每队6人(其中1人为候补队员),代表学校参加区级竞赛。各区优胜队(第一名队)参加全市竞赛。
各校比赛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进行书面听写、默写,也可开展现场对抗赛等。赛题内容要求大部分为中小学课内学习的汉字,还有少量是《课标》字表3500常用字中的易错字。有关人士表示,不为比赛而比赛,而是将其作为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良机,让大家关注汉字,关注汉字积累,关注汉字文化。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的决赛将于4月中下旬进行。
经常吃龙虾,却把“盱眙”写错了
昨天下午,“汉字听写大会”南京选拔赛玄武赛区拉开帷幕,来自玄武区12所初中的初二学生现场展开角逐。三轮比拼之后,南京外国语学校代表队勇夺冠军,将于4月中下旬代表玄武区参加南京市的选拔赛。
第一轮比赛采取主持人念词和词语释义,各校选手在答卷上写出答案的方式进行,团队总得分前7名的学校进入第二轮比拼。观摩、侏儒、杂烩、戛然而止、正襟危坐……念出的多是常用词语,参赛者也写得比较顺手。
50个词语写完之后,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潘枫舟一脸轻松地说,“如果不出现书写规范问题,应该能拿到满分。”不过,大多数选手还是多少被难住了。玄武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此次选拔赛负责人之一的玄武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程云,指着一份答卷上的“盱眙”告诉记者,“南京人爱吃小龙虾,但还是有学生把盱眙写成了别字”。
经过第一轮比拼,南外、玄外、科利华等7支代表队闯入第二轮。据介绍,第二轮共有30个词语,数量减少了,但难度却有所提高,趔趄、嵇康、越凫楚乙等书面语言都出现在考题中。更让选手意想不到的是,南京方言“吃榧子”也出现在第二轮考题中,意为食指叠架中指之上,轻轻弹人脑门,以示微惩的一种动作。
南京方言“吃榧子”出现在考题中
前两轮比拼结束后,处于领先的南外、十三中锁金分校、科利华三支队伍进行终极对战。按照赛程规则,三支队伍轮流派出选手应战,每次一位选手走到黑板前完成听写,共有54个词语,答对最多的队伍胜出。
与前两轮相比,终极对战的难度大大提升,常用词比例减少,饕餮、秕糠、虫豸等书面词语陆续出现。而且,程云解释,“独自站到黑板前听写,写对写错大家都看得到,选手比之前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一开始,南外连连出现了三个失误,捍蔽、郝叟、式微都没能写对,暂时处于落后。但比赛还在继续进行,十三中锁金分校、科利华的选手也陆续出现了失误,三支队伍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最后,南外代表队以总分75分、高出第二名5分的优势,夺得了“汉字听写大会”玄武区选拔赛冠军。
终极对战,南外惊险突围
冠军:
多读书
赢了比赛增了知识
2013年夏天,南外的小清新组合经过选拔,参加了央视第一届汉字听写大会,并成功闯入了半决赛,选手的表现也让人们竖起了大拇指。今年,新一支南外代表队首站告捷,6位初二学生也难掩脸上的兴奋。
回忆起比赛过程,南外学生方然告诉记者,第一轮和第二轮都比较轻松,但终极对战比较惊险,“一开始落后了,但队友们都保持冷静,完成了整场比赛。”方然认为,应战之前的准备是必要的,但更多要靠课外阅读,《京华烟云》、三毛的作品都是她最近的新宠。
南外带队老师邹珊颜说,3月15日接到通知后,从初二年级选拔出6名学生进行集训,“每天中午、放学之后,给孩子们讲讲初中后三册的生词,扒拉一下往届汉字听写大会材料,熟悉后再进行听写”。但是,邹老师对这次准备也有遗憾,“课内的词语出现很多,而我们集训主要放在课外词汇上,下次会更注重基础的夯实。”
语文教研专家:
通过阅读
来结识新词
“70%是课内的词语,剩下的都是中等难度的词语。”程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选拔赛中会有些难词写不出来,“像擀面杖、荸荠、鞠躬尽瘁、义愤填膺等词语,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讲经常写的,也还是有学生写错,这就不应该了。”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但现在用手机、电脑打字越发频繁,提笔忘字的现象屡屡出现。程云建议初中生,最要紧的是熟悉新课标要求的3500个字词,要做到熟记熟写。
“认识一个词语离不开它的出处、语境和载体,死记硬背意义不大。”程云说,更长远的意义在于,通过汉字的书写来提倡阅读,从国学经典中领会汉语的博大精深,激发兴趣。
选拔赛中出现的词汇
你都会写吗?
招徕zhāolái
盱眙xūyí
荸荠bíqi
糌粑zānbā
擀面杖ɡǎnmiànzhànɡ
捍蔽hànbì
虫豸chóngzhì
提掖tíyè
郝叟hǎosǒu
夹骡峰jiáluófēng
茕茕孑立qióngqióngjiélì
强聒不舍qiǎngguōbùshě饮醇自醉yǐnchúnzìzuì
扎筏子zāfázi
悒悒不欢yìyìbùhuān
历届“汉字听写大会”中,都有一些常用、易错的字,我们在这里开设小栏目,告诉你“字里字外”的故事。
刀俎(dāozǔ)
释义:刀和砧板,比喻实施迫害的人。
字里字外:
谈到楚汉之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鸿门宴了。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实际上是想趁机杀掉他。刘邦因实力稍逊,不敢得罪项羽,只好带着张良、樊哙等人硬着头皮赴宴。席间项羽的谋士范增不断寻找机会,让项庄舞剑借机除掉刘邦。刘邦的手下都劝他偷偷逃走,他犹豫不决。樊哙便对刘邦说:“做大事的人不应该计较这种小细节。现在人家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是搁在砧板上的肉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赶紧跑还等什么?”于是他们连夜逃回了军营。
你知道“刀俎”的典故吗
不妨一起来熟悉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