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初中网 > 罗定市 > 正文

走进云浮华南研学基地⑨丨记私立广州长城中学迁罗定办学情况

2023/8/1 12:22:55 点击:

来源时间为:2021-03-05

翻开私立广州长城中学在罗定办学的历史资料,泛黄的纸张微微散发着封尘的气息,纸上的繁体字记录着广州长城中学在创办人史勷济撰写的初中毕业同学录序,保存完好的珍贵校报也印记了长城中学在罗定艰苦办学的岁月。

时间的磨砺已冲走了一点一滴,曾经头顶连天烽火,不畏艰险兴盛办学的场景不再复现,天后宫、华光庙、宝定庵等作为办学场所的地点也早已高楼林立。幸而在罗定市社科联主席苏智勋、办公室主任傅雪莲的指引下,重新找到长城中学办学所在地点,在数位前辈的记忆中,重唤出过去那段少为人知,却拨动心弦的烽火办学故事。

头顶烽火

不惧艰辛西迁动荡办学

据资料记载,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8月31日,日军开始轰炸广州,长城中学为避烽火迁至南海县属的九江,后又转移到当时的罗定县。自此铺开了长城中学在罗定办学的故事。

说到长城中学,不得不提该校创办人史勷济,他193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是史坚如(被孙中山称为辛亥革命为国牺牲第一人)革命烈士的胞侄,长城中学是他与连宝成等人基于爱国而集资创办。当时,除了有随校迁来的二十多位教职工外,也从本地聘请了一些教师来为学生上课。

原长城中学办学原址一带

虽然长城中学迁出广州,避开烽火来到罗定办学,但当时在罗定办学的情况,并非条件优越,在当时日军入侵的背景下,也是过着动荡的日子。记者在实地采访了解到,当时其中一个办学地点天后宫,左边搭有一个眺望台,用于侦察,若一旦发现有敌机来临,则要敲响台上的警钟,并通知人疏散,同时县城的警报也会从河对面的文塔中拉响。

翻开保存完好的珍贵校报,在史勷济撰写的本校沿革中,记录了多个时间节点,民国二十七年十月(1938年10月),广州突告紧张,情势危殆,长城中学决定搬迁到罗定,当时图书和仪器等,有一部分存于广州沙面。随校搬迁者,只有二十多位教职工,及未能疏散归乡的学生约40人。到达罗定后,一切布置仅刚刚就绪,上课未到两个月,县城遭空袭,死伤甚众,当地学生多藏匿于乡中不敢外出。迫不得已,学校在罗镜和泗纶两地设分校,在乡设教不久,上学的人便达六百余人。后来,受加益父老之请,又在加益增设了分校,先后共设分校三处,管理上也存在困难。民国三十年春(1941年),各分校合并迁回罗定县城,学校又派人到广州将图书和仪器运到罗定使用。民国三十三年秋(1944年),敌人陷罗定,举校避迁信宜县的函口乡。不久,敌人撤退,学校再迁返罗定,留分校于函口。一年之后,最后将分校结束。民国三十四年秋(1945年),史勷济辞职,由唐建安继任。1945年抗战胜利,长城中学校本部次年迁回广州复校,部分分校还在罗定,后陆续迁回。

重回原地

众人追忆当年旧事

初春的天气令人感到体感舒适,过年的喜庆气息仍然久留未息。看见有人到家拜访,78岁的陈丽娟和她的丈夫热情招待,谈起昔日旧事,夫妇俩不时感叹岁月的流逝。陈丽娟是罗定市二幼退休教师,在罗城街道陈屋长大的她,对附近一带尤为熟悉。“娘家与当时的长城中学的办学地点只有一路之隔,我的母亲就是长城中学的学生,听上一辈的人说,当时办学大概有近900人。”陈丽娟说。

罗定市二幼退休教师陈丽娟谈起昔日往事

她回忆道,沿江路现市政府大院至新世纪医院一带,有四个庙,分别是鲁班庙、华佗庙、天后宫和华光庙,原鲁班庙在市政府后门外的河边,还有一个天主堂现在市政府内,华光庙就是现新世纪医院的位置,天后宫在天主堂和华光庙之间,入内街另有一座宝定奄。抗战时期长城中学迁到罗定办学,校本部设在天后宫办公,天后宫的后面(即现桥头二路1号前面,原来是一大片空地)是搭建的临时课室,师生们则在济院和天后宫两边当时的香骨街的房屋住宿。陈丽娟的母亲就在长城中学读了一年书。

坐落在罗定市政府内的天主堂

重回昔日旧地,追忆起当年旧事,记者一路寻访,来到原天后宫后面,今桥头二路1号,90岁老人林日新、区碧珍夫妇,他们家前面曾经就是长城中学。据了解,区碧珍出生时因家里穷,几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准备将她送到天主堂,行到区屋时,被区姓人家领养长大。她清楚地记得鲁班庙的位置就在现市政府后门外的河边,现有的石头正是鲁班庙的大门,当时这个建筑非常高大精美,这一带叫香骨街,由于靠近码头,人气非常旺。

再看今朝

教书育人薪火代代相传

1941年秋季,长城中学校本部、分校均迁到罗城镇香骨街天后官、华光庙(原在罗城旧桥头到市政府围墙东之间)、宝定奄(原在城中小学)。据了解,当时大多数课室是租用空旷地用竹杆、篷、笪搭造的,学生台凳大部分是用长木板条钉造固定,异常简陋。至1943年秋季,初高中共有近二十个班,学生人数达八、九百人。学生主要来自当时罗定县,但也有来自外县。学生多数是外宿外膳,但也有内宿内膳的,宿舍设在“三益书院”(高街旁旧县总工会灯光球场一带,现已建新楼盘)。

忆往事,看今朝。走进现在的桥头二路,曾经的香骨街已不复存在,天后官、华光庙、宝定奄等地点也已随时代进步重建新房。但如今的罗城城中小学,作为原办学的其中一个地点,教书育人之薪火在此代代相传。走进城中小学,“读书点亮心灵,书香瑞泽人生”的名言高挂在校门口处,无时无刻警醒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与曾经竹竿搭棚当作教室、长木板条钉造书桌的条件相比,现在的办学条件已完善齐全,环境在不断变好,虽然昔日往事也尘封,但对教育的重视仍在延续。

“这些原本是瓦房,90年代才开始重新建起平房,这里的前身是乐城初小,创办于民国元年(1912年)4月,民国31年改名为罗城镇第四、五、六保小学校。1941年秋至1945年底,私立广州长城中学曾在本校办学。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罗城镇第四小学。1955年按街道命名,名为太平街小学,1970年易名为中区小学。1995年下半年,中区小学与区屋小学合并,改名罗城城中小学,设校本部和分校区两个校区。2006年11月,原罗城北区小学撤销,并入城中小学。”现城中小学的校长张劲球介绍,如今,校内除了重视基础学科的教育外,还狠抓学校“三风”建设,着力打造“德善”文化,创设“德善”环境,营造“书香”氛围,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从学校管理、科技实践活动、艺术、社团、大课间活动、少先队工作、家委会等方面着手打造学校亮点,将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二胡乐器教学定为学校特色亮点,为学生发展潜能奠定基础。

私立广州长城中学旧址,现在的罗城城中小学校貌

记者:崔玉蓉何玮珊区伟东

原标题:《烽火弦歌·走进云浮华南研学基地⑨丨记私立广州长城中学迁罗定办学情况》

阅读原文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云南一中学挂横幅:不是高富帅“滚去学习”
乐山市2022年民办小学、初中招生政策有变化
高新区(新市区)各中小学开展多样户外文化艺术体育活动
最新图文
“黔”景无限好:黔江民生福袋背后的改革经
乡村教育薪火相传,走近安陆“老中青”三代教师
沙洋:红色基因传承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