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2-07-07
新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在我校服务的农村地区,很多向往美好生活外出务工的农民家庭,由于经济、生活条件等因素影响,其子女不能随父母一起生活,只能被动留守。高中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农村留守学生,虽然在学业方面与其他学生差异不是十分明显,但这一群体最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是其人格发展与健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党总支指导各支部引领党员、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多管齐下,进行综合干预,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切实解决农村教育工作中留守学生在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主要做法
(一)主动对接村社。总支部牵头部署教务处、总务处筛查摸底,结合校资助中心的学生资助库,建立家庭困难留守学生信息库,按年级组组织支部书记、委员主动对接村社,了解留守学生家庭情况,走访留守学生家庭,便于进一步精准、分类帮扶。各支部联合各年级班主任,获取反馈加以调整增强实效,不仅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保证了记录的可靠性、全面性,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二)发挥群团力量。总支部成立“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工作指导组,指导各支部成立由先锋党员组成的“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志愿者服务团队”,动员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加入志愿者队伍;指导校团委组建“学生之家”活动室,指导教务处组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发挥群团组织的力量,将关爱行动在实践中推进;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便于留守学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沟通,给予学生情感抚慰需求,缩短家庭教育的时空距离。
(三)开展多方联动。联合公安、司法、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活动,积极为留守学生开展法律知识、交通知识、卫生健康知识等社会大讲坛;联合校家长委员会开展活动,一方面向学生监护人传授科学的教育和监护知识,提升家庭教育实效,一方面争取社会支持,扩大社会资源支持力度,拓展关爱留守学生助学活动;指导心理健康活动中心进行青春期知识讲座、心理疏导与抚慰,发动优秀教师志愿者、党员先锋代表等试点“代理家长”,对留守学生进行结对精准帮扶;指导各支部开展相关总结与改进,实现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多管齐下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三、实际成效
(一)形成关爱留守学生的长效帮扶机制。总支部成立工作指导组,部署教务处、总务处、资助中心等对学生信息筛查摸底,各支部主动对接村社、上门实地走访,形成留守学生信息库,包括留守学生概况、留守原因、留守时期的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状况,记录留守学生的主要表现等情况,分类归整后要求各支部组织协调精准帮扶。指导各支部成立志愿者服务团队,动员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加入志愿者队伍,指导“学生之家”活动室、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开展系列活动,联系留守学生外出务工的父母适时与班主任沟通联系,要求班主任周末假日期间尽可能陪护留守学生,形成全面、及时地了解留守学生思想动态,追踪、陪护留守学生成人、成才,形成针对性的长效精准帮扶机制,确保每个学生高中年代成长是健康、向上的,确保每个学生的青春年华是积极、有意义的,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优化“党建+”工作模式。总支部每个季度都召集全体党员、教师,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领会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作师德表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成果,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指导学校对接公安、司法、交通、卫生健康等部门,为留守学生开展反欺诈防溺水、法律、交通、饮食卫生、运动健康等知识的普及。联系家委会代表、校友会代表开展家校联动活动,着力配合家庭教育提升实效,扩大社会层面支持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广泛参与力度。组织党员、教师周末假日走访留守学生家庭、所在村社,面对面促膝畅谈抚慰学生并关注其成长,向村社表达了学校的关注、获得了村社的支持实现了双向沟通交流,既宣传了学校学风教风和人文关怀,又彰显党员教师的师德师风和业务能力。
(三)引领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双提高。总支部指导各支部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各支部成为涵养师德、提振师风、强化师能的重要平台,推动党员、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与业务能力建设融合发展。开展关爱留守贫困学生助学活动,针对性解决一部分贫困留守学生的实际生活困境,并给予经济上的扶助。同时,通过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落实双减政策。根据每个留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历史访谈社、外语角、休闲体育等社团活动。总支部指导各支部党员教师、各学科骨干教师、各班级班主任等把教育评价改革、双减政策、“五项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相结合,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学生”帮扶活动,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留守学生,使每一个进入我校学习的留守学生健康、欢乐成长。
四、经验探讨
(一)坚持问题导向关爱农村留守学生成长。中小学学校必须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适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必须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当前,农村留守学生仍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村学校党建必须站在对国家、社会和学生负责的高度,对留守学生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助力留守学生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农村学校党建必须立足服务农村初心不变,必须基于农村教育教学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必须以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去做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学生健康、欢乐成长。
(二)突出党建引领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中小学学校必须突出党建引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突出党建实现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引领全体党员、教职员工“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作师德表率”,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和业务能力提升长效机制,打牢工作基础,引领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双提高,迎着农村教育的困难而上,共同谱写新阶段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新篇章。
(三)发挥支部堡垒作用优化农村学校党建工作。农村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必须服务于农村教育实际,加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建设,发挥支部堡垒作用。通过加强支部的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服务承诺,发动党员教师与学生结对帮扶等措施,提升党组织服务学校教育教学的能力。通过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对接社会需求,强化教育服务社会意识,加强家校联系,帮助学生家长改进教育方法,配合家庭教育,实现协同育人新模式。通过支部引领各学科教师完善理论学习,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持之以恒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