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城区没有择校,农村学校越办越好;
这里,没有“超级大校”,没有“校中校”,没有“改制校”;
这里,进城的农村孩子竞相回流到农村学校;
这里就是吉林省通榆县。
教育投入在白城市名列前茅
地处吉林省西部的通榆县,盐碱地居多,十年九旱,是国家级贫困县。然而,就是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县,却出现农村学生回流乡镇的现象。据通榆县教育局统计,截至今年7月初,从市区县返乡就读的农村孩子已经达到383人,其中小学生317人、初中生66人。
带着好奇,我们驱车60多公里,来到通榆县西部的兴隆山镇。在镇中心小学内,记者看到先进而齐全的物理和化学实验室,以及装备齐全的微机室。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村娃也能用上微机,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据统计,自2006年以来,通榆县集中建设和改造农村校舍总面积达19.2万平方米,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楼房化比例达到90%,并顺利完成校舍安全改造工程。
“我们县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2个亿,但县里对教育的投入丝毫不含糊,甚至在整个白城市,通榆的教育投入都名列前茅。”通榆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程志伟向记者解释说,县政府把教育强县作为振兴通榆的重要举措。
农村教师学历高于城里教师
“在过去,一个老师教7科,语文、数学、美术,还有物理。”通逾县教育局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马连江说,这种极端境况曾经让通榆教育的均衡发展步履维艰。
为此,近6年来,通榆县从未间断过新教师的补充,每年招聘30到50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学校,并委托白城师范学院分院每年定向培养农村体育、音乐、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师。特别是在实行特岗教师政策后,通榆县近3年共招聘322名本科学历的特岗教师、10名硕士毕业生教师、12名“三支一扶”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有效缓解了农村教师年龄老化、学科断层的问题。
“现在,农村教师的学历普遍高于城里教师。”当过8年高中校长的通榆县教育局局长张兴邦说,“师资的均衡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而利用国家政策,让农村学校拥有更多的好教师,农村生源就不会流失。”
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通榆县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志伟表示,其实针对县城和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差异,以及县城内部教育质量差异,县里曾有过“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之争。
通榆县城区分为铁东与铁西两个区。过去,铁东区的学校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而铁西区是弱势群体聚集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都较差。因此,学生都自发往铁东区流动,导致铁东区学校超负荷运转,而铁西区的学校则生源不足。是让铁东区的教育质量更强,把铁西区的学生都纳入铁东区;还是帮扶铁西区的学校,让铁西区也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摆在通榆县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从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局出发,通榆县决定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从2006年开始,通榆县将铁西区一些学校合并,并采取强校拉动、优质学校扶持、选派优秀校长和教师到铁西区学校支教等一系列措施,帮助提升铁西区的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由铁西区镇小与四小合并而成明德小学,在合并前曾经一度生源锐减,濒临倒闭,如今恢复到24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达到1200多人。
在铁西区,记者还看到一座庞大的粉红色建筑被一片略显狼藉的居民楼包裹。据介绍,这是通榆县幼儿园铁西分园,属于通榆县雪中送炭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园内部的活动室,记者正好赶上小朋友们吃午饭。对记者的来访,孩子们没有丝毫怯意,甚至主动做出各种姿态配合拍照。通榆县分管学前教育的副局长颜景茂表示,当初建分园时其实遭到很多方面的质疑,但他们坚持了下来,如今分园的孩子基本上都来自铁西区的农民工或者低保家庭。
因地制宜科学优化学校布局
通榆县地广人稀,学校分布比较分散,教学点多。程志伟表示,如果全都进行改造和提高,会造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随着通榆县城镇化发展及学龄人口的变化,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实现规模化办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通榆县坚持科学调整中小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并用3年时间逐步撤并村小和教学点。目前,通榆县共整合学校29所,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心校以上的学校由52所减少到36所,全县村小和教学点的总数,由2006年的384个减少到现在的37个,整合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通榆县政府撤并村小和教学点的过程并非“一刀切”,而是先把寄宿式中心校建好,然后吸引村小和教学点的学生入学,等到村小和教学点完全没有了学生后,再进行撤并。而且,只要村小和教学点还有一个学生,政府就坚决不撤销。
把每个乡镇的中心校都办成寄宿制学校,难免会让老百姓负担加重。对此,通榆县政府降低用餐成本,免除所有学生住宿费用,同时分别对困难中学生补助1000元、小学生补助750元。张兴邦告诉记者:“政府从今年开始启动校车工程,政府补贴2元,学生只需承担1元即可坐上安全校车。”而且,为了不让年龄太小的孩子过早地失去父母的关爱,通榆县决定学生只从三年级起寄宿。(本报记者黄金鲁克陈帆波汪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