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2-06-20
“过去这6年,重庆京东方完成搭载新技术的新产品开发超过1500项。”京东方重庆区域副总经理周旻果说:“我们一直朝着把创新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效益优势的方向在努力。”
“种黄精、养中蜂、办农家乐……村里不断挖掘好山好水好生态的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乐呵呵地说:“现在村民们脱了贫,正在致富的道路上努力奔跑,真希望总书记能再来村里看看。”
“如果总书记再来果园港,就能看到集装箱装卸不是实地操作,而是远程操控了。”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部桥吊组司机长胡万琪说:“这些年,港区各项建设抓紧推进,面貌日新月异,让身处内陆腹地的港口变成了开放的前沿阵地。”
从港口到企业再到乡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重庆考察调研,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把脉定向。3200余万巴渝儿女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踔厉奋发开新局,笃行不怠谱新篇,让新发展理念在重庆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把创新抓在手上,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016年1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在柔性屏、超高清显示屏等产品前观看演示,了解8.5代液晶面板生产工艺流程,用放大镜贴着玻璃面板观看里面的电路。他说,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摆在第一位,一定要牢牢把创新抓在手里,把创新搞上去。
在研发中心,几位年轻研发人员向总书记自豪地介绍他们的技术创新历程和成果,习近平点头赞赏,肯定他们以多项自主创新形成比较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品牌效应。习近平指出,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和市场制胜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创新人才犹如优秀种子,很是难得,要大力培养。年轻一代要有历史机遇感、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在创新上脱颖而出。
“每每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都如同昨日,历历在目。”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表示:“听了总书记的话,我们感受到了亲切的鼓舞,同时也感觉到了殷切的期许。几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勇当创新突破的排头兵,干劲十足开发产品,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技术突破。”
该负责人介绍,以前传统模式是高世代线做笔记本电脑类、电视类等大尺寸产品,低世代线做手机等小尺寸产品,基本没有企业尝试用高世代线做小尺寸产品。2016年11月底,通过重庆京东方的研发,高世代线生产的小尺寸屏幕正式量产,并开始在全球一线品牌手机应用。“这项技术创新可以说是一次行业颠覆。”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周旻果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重庆京东方仍然坚持对研发的大力投入。
“6年来,重庆京东方高度重视创新,新产品开发逾1500件,技术迭代数百项,工艺技术升级改善近千次,创新成果丰硕。”周旻果说,目前,重庆京东方累计专利申请近2000件。京东方在渝项目也从1个扩展为6个,包括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京东方(重庆)创新中心等,累计投资超过800亿元。
时至今日,重庆京东方的生产业务已由最初的电视、笔电屏幕为主,逐步拓展到电视、手机、笔电、桌面显示等领域,实现了从电视到手机全系列产品的对应,完成了产品单一到丰富多样的转变。
6月,山城细雨绵绵,气候凉爽宜人。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礼嘉悦来智慧园的京东方(重庆)创新中心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幕墙安装与装饰装修。该项目今年正式运营后,京东方将集聚上下游和关联产业资源、创新资源及服务资源,形成产业共生的生态新模式,助力重庆成为全球重要的千亿级半导体显示产业集群。
在重庆京东方的带动下,近50家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两江新区,为重庆实现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庆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全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18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达19.1%,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提升至2.21%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5%。
一起奋斗奔小康,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调研。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习近平前往老党员、已脱贫户马培清家,沿着乡间小路步行察看自然环境、村容村貌,了解该村通过种植中药材黄精等特色经济作物带动村民脱贫的情况。
在马培清家院子,习近平同村民代表、基层干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等围坐在一起,摆政策,聊变化,谋发展。习近平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党的政策对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要落实好,乡亲们要一起奋斗,努力向前奔跑,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华溪村产业基地里的黄精和木瓜长势喜人。人民网刘政宁摄
“总书记来的时候,我们村第一批220亩黄精才刚刚种下。现如今,村里黄精产业种植规模已达730亩,且即将迎来收获。”王祥生说,3年来,华溪村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通过大力发展中药材和经果林种植、中蜂养殖、乡村旅游等举措,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让村民们脱了贫,日子越过越好。
马培清的小儿子陈朋曾经是当地出了名的“酒鬼”。在村里开始大力发展种植产业后,他尝试着种了两亩辣椒,8000多元的收益让他尝到了“甜头”,人也开始逐渐“醒”了。
2019年,在亲耳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后,陈朋更加坚定了要靠自己双手来改变现状的信心。之后,村里提出要针对黄精产业推出“返承包”机制时,他主动报了名,“返承包”了家门口的5亩黄精种植地。
陈朋在黄精地里锄草。人民网刘政宁摄
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在黄精地和工地来回奔忙,曾经的“懒人”陈朋成了闲不住的人。“返承包”黄精每年能给他带来4000多元的收入,可他更看重的是黄精上市后20%的收益分成。因此,别人一年管护3次,他要管护9次。“只有多下功夫,黄精的品质和产量才能上去,这样不仅能壮大村里的产业,自己得到的分成也会更多。”陈朋咧嘴大笑了起来。
除了特色种植,中蜂养殖也是华溪村村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村集体共有中蜂496群,村民自主养殖900多群,规模比3年前翻了一番。“在华溪村,春天有花、夏天有果、秋天有蜜,冬天还有研学课堂。”王祥生认为,村里发展乡村旅游大有可为。
华溪村偏岩坝“美食一条街”。人民网刘政宁摄
以蜂蜜色为主基调,华溪村对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进行了整体提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很快,老屋坝、辽叶坝、偏岩坝等一批传统民居聚集点,成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排头兵”。
“现如今,华溪村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王祥生介绍,2021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48元,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1万元,差不多是3年前的3倍。随着黄精产业全链条的构建完成,加上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预计接下来的集体经济收入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针对人多地少的基本农情、“山地山水”的鲜明特征,重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兼顾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既绿化了长江两岸,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截至目前,全市柑橘、柠檬等特色产业面积达到3800余万亩,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4500亿元以上。
枢纽港大有希望,内陆腹地跻身开放前沿
2016年1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果园港考察,听取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铁路公路水路联运等情况介绍,察看正在作业的集装箱船。听说渝新欧国际铁路沿线国家实现一次报关查验、全线放行,他赞赏“挺好”。看到港口设施齐备,已初具规模,他说:“这里大有希望。”
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为重庆提供了“走出去”的更大平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为重庆提供了更好融入中部和东部的重要载体,重庆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得知渝新欧班列运营情况良好,习近平很高兴,要求重庆完善各个开放平台,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当时坐在岸桥驾驶舱里,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的就是我。”回忆起6年前,在总书记面前展现自己操作技术的经历,胡万琪仍难掩内心的激动。
果园港的集装箱装卸作业已实现远程操控。人民网刘政宁摄
“2016年启动智慧港建设以来,果园港的面貌日新月异。”胡万琪介绍,以前的集装箱装卸作业,需要司机在20余米高的岸桥上下、来回转场,一对一进行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如今,他只需坐在远程操控室的电脑前,通过鼠标和操作杆,一个人就能完成远在一两公里以外的2至3台岸桥的装卸船理货作业,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果园港这6年的变化实在太大了。”重庆果园港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劲勇说,2016年,果园港只是内陆的一个普通内贸港口,货物也多是煤矿、钢材等。现如今,货物品种“百花齐放”,果园港也作为国内单体最大的内河枢纽港,频繁出现在国际国内贸易的版图上。
变化,得益于口岸功能的逐步完善。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同意重庆两路寸滩综合保税区调整并更名为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这意味着原两路寸滩综合保税区水港功能区调整至果园港片区,进一步升级了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的功能配套。”重庆两江投资集团副总裁、果园港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介绍,果园港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在此无缝衔接,向东联结长江经济带各港口城市群,向西联结中亚和欧洲地区,向南抵达东盟、南亚地区,向北联通中蒙俄经济走廊。
“如今,果园港已经具备了综保区、自贸区、中新多式联运示范区和四向国际大通道等内陆开放的全要素,国际枢纽港已初具雏形。”刘军说。
商品车从果园港鱼嘴铁路货运站分拨至全国各地。人民网刘政宁摄
欧洲的汽车、奶粉乘着中欧班列抵达果园港,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东南亚的服装、皮鞋从西部陆海新通道运回重庆,可以再转运至上海或者欧洲……依托果园港,来自全球的货物可在此高效集散。
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果园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8793标箱,比2016年同期增长275%,其中内贸112897标箱,增长118.5%,外贸85896标箱,增长6262.7%。时至今日,这个深处内陆腹地的港口已跻身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东西南北”四向联通、“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融通的通道体系更加完善,也让重庆成为了全国首个同时拥有港口型、陆港型和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107个国家(地区)、315个港口,中欧班列(成渝)年开行超过4800班,开行量和货值货量均居全国首位。
地处内陆腹地的重庆,正积极作为,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努力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好,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好,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好。站在新起点的重庆,正以奋进的激情和实干的拼搏,努力谱写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篇章。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责编:刘政宁、张祎)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2022重庆100强企业出炉18张新面孔上榜
人民网重庆9月26日电(刘政宁、许琳珮)26日,在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下,重庆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发布了2022重庆企业100强名单、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名单、重庆服务业企业100强名单。
榜单背后,有一些数据引人关注:今年的入围门槛比2004年初设榜单时提升了15倍;达丰电脑、新鸥鹏集团
等18张新面孔上榜;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的有4户,比上年增加1户。…
2021年度重庆市优秀企业家名单出炉
人民网重庆9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