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注塑设备智能化,打造无人工厂
·“白露茶”采摘忙
·川渝两地四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共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
·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暑运期间运送旅客1422.8万人次
·锚定“三个为荣”教育强县目标看大英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
锚定“三个为荣”教育强县目标看大英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大英实施基础教育学校优化布局,大英县育英初级中学校由原蓬莱镇太吉小学校初中部、原大英县实验学校初中部和原蓬莱镇寸塘口初级中学校撤校合并而成,去年9月正式招生,首年招生人数就达2137人,增加了1500个新学位。
大英县河边镇幼儿园于2017年9月搬迁新建,2020年9月落成开园,新建后已成为一所设施设备完备、办学条件现代化的幼儿园。
大英县隆盛镇小学校作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着力戏曲文化传承,已打造出“戏曲进校园”特色美育课程。
□诗屹(图片由大英县教育和体育局提供)
9月4日,走进遂宁市大英县隆盛镇小学校,学生们正在进行金钱板《壮士出川》的练习,作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学校注重戏曲文化传承,打造出特色美育课程。“我们已制订《戏曲进校园工作方案》,形成了院校合作、专业教师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等八项工作机制,建立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的乡村学校美育课程,激发了乡村学校的办学活力。”大英县隆盛镇小学校校长杨波说。
增强美育熏陶,是大英县实施“三个为荣”教育强县目标的重点任务之一。近年来,面对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大英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为先、教育强县战略,锚定“三个为荣”教育强县目标,即“教师以在大英教书为荣,学生以在大英读书为荣,社会以大英教育为荣”,从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优质教育服务体系、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布局,走出了一条全新的教育发展之路,奋力推动大英教育跑出“加速度”,实现“新跨越”。
高位推动深化教师队伍建设
去年3月,《大英县围绕“三个为荣”目标推进教育强县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明确把深化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总抓手、总牵引。为了让好老师引得来、留得住,大英创新实施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出台《大英县教师“县管校聘”实施方案》《大英县教职工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高位推动该项改革工作。
“县管校聘”,即教师的编制归县级教育局统一管理,县域内的学校根据实际需求,通过教职工“三级竞聘”(校内、学区、全县跨学区竞聘),对教师进行聘任。“至今已开展三轮竞聘,超过3200名教师配置到合适岗位,交流教师203名,实现了县域内师资的均衡配置。”大英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钱春红说。
针对性解决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师资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大英创新实施“三安工程”(安身、安康、安心),妥善解决教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人才公寓拎包入住,水电气等配套齐全,让我可以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作为大英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陈克乐现已是大英县育才中学(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据了解,大英整合资金1700余万元,新建教师周转房217套,让新入职教师“住有所居”,还建立“教师服务驿站”,设立“教师关爱基金”,帮助教师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我能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遂宁市最年轻的高级教师,并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这得益于大英不断为教师学习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陈克乐说。大英实施教师能力锻造工程、活力激发工程、学历提升工程,现已培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级名师以及名校长等本土人才20余名,不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
城乡统筹构建优质教育服务体系
9月3日,大英县育英初级中学校校长周道礼的办公室内,摆放着今年的新生信息。该校由原蓬莱镇太吉小学校初中部、原大英县实验学校初中部和原蓬莱镇寸塘口初级中学校撤校合并而成,去年9月正式招生,首年招生人数就达2137人,增加了1500个新学位。钱春红介绍,针对小规模学校发展面临的学生少、教师结构性缺编等问题,大英决定实施基础教育学校优化布局的举措。
2021年进行摸排后,大英对低于150人的小规模学校、低于600人的办事处学校、不足30人的教学点进行针对性撤校合并,并通过“进城一批”“周边流转一批”“分流一批”等“三个一批”方式流动了540名教师,实现了城区和乡村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同时,采取“就近入学、寄宿入学、救助入学”三种方式,被撤并学校和调整后的学生全部安置到相应学校学习,进一步优化了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在学校撤并的基础上,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英率先在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
“今年学校已开始实现艺体教师‘走教’,目前派出2名体育老师分别到大英县玉峰镇初级中学校和大英县象山镇初级中学校工作,进行示范教学。”周道礼说。按照“城乡统筹”原则,大英将全县52所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5个学区,县城区学校为各学区的领衔学校,通过城乡学区教研联动、教师联用、品牌联教、资源联享等方式,实现学区内学校管理一体化。钱春红介绍:“此举促使同一学区学校在教育理念、德育活动、教学管理、发展规划、师资力量等方面协作探索、共建共享,缩小城乡、校际间的办学差距,有效解决城区‘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
“软硬兼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9月4日,在大英县郪江外国语学校的废旧报纸创意艺术工作坊,美术老师曾慧带领学生进行手工折叠、编织,一份份报纸在他们的巧手中变为创意作品。“我们通过将废旧报纸的编织与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孩子们既能学得一门才艺,也能从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慧说。
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学校美育工作,是大英提升教育质量的重点之一。钱春红说,作为“五育”之一的美育,是乡村教育的薄弱环节,为补齐“短板”,大英县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乡村学校美育发展之路。例如,蓬莱小学的石艺坊、玉峰小学的纸浆画、柏桂小学的剪纸艺术、隆盛小学的戏曲进校园等,充分结合本校或本地历史文化特点和教师专业特长,打造出“有根”的乡村学校美育课堂。
同时,大英锚定“区域职业教育示范区”的目标,大力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在保证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利用“订单班”等方式开展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目前,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石油炼制专业已和四川盛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组建了石油炼制、“佳世特创新班”专班。与此同时,大英加快建设四川文轩职业技术学院二期、三期,进一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还需加强“硬件”建设。大英从加大经费投入、改善硬件设施等多方面精准发力,全力推进智慧教育。截至目前,大英累计投入1.37亿元建设“互联网+智慧教育”项目,已建成大英教育云平台、指挥中心等硬件设施,网络信息点位达1800个,加快形成覆盖全县中小学的数字化教育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