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初中网 > 确山县 > 正文

一把提琴出确山

日期:2023/6/25 11:13:38 浏览:

60余名制琴师返乡创业,全县150多家相关企业带动2600多人就业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本报记者马跃峰

2021年03月26日08:2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河南昊韵乐器有限公司工人在制作提琴。本报记者马跃峰摄

确山县

河南确山县提琴产业园内,工人们在制作提琴。王威摄

确山县

确山县提琴产业园库房。王威摄

引子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

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山沟沟如何“长”出制琴产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确山县一批农民来到北京的提琴工厂、作坊务工,从学徒做起,一路打拼,成为制琴师,学到了手艺、适应了市场、融入了产业。2015年,确山县提出“欢迎闯天下的确山人回老家”,规划建设提琴产业园。60余名确山籍制琴师陆续返乡创业,全县迄今开办制琴及相关企业150多家,年产提琴40余万把,带动2600多人就业。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河南,推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培育壮大农村创新创业群体,催生发展新动能,并非确山一域之景。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鼓励农民就地创业、返乡创业,加大各方资源支持本地农民兴业创业力度。近年来,河南省组织引导和帮助扶持一些有实力、有能力、有抱负的返乡农民工运用自己掌握的资金、技术、人脉,来兴办实业、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在政策推动、乡情牵动、项目带动下,众多外出务工人员踏上了返乡创业之路。2020年,全省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16.4万人,带动就业74.68万人。

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一批确山能工巧匠以勤劳双手拨动命运琴弦,奏出动人的致富交响曲。

转身

从外出闯荡到返乡创业

从放牛娃到制琴师,这条人生路,52岁的王金堂已走了36年。

王金堂出生在确山县竹沟镇,家中兄弟6人,早年间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一件衣服,几兄弟轮着穿,哥哥穿破后,打上补丁给弟弟。”

穷则思变。上世纪80年代,16岁的王金堂打定主意外出闯荡。坐着火车,一路向北,最终在北京落脚。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王金堂一时没找到合适工作,有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窘迫,也睡过建筑工地,“那时连做梦都想学手艺”。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金堂遇到一家工艺美术厂招聘临时工,不仅能学习制作工艺小提琴,还管一日三餐。他高兴极了,踏踏实实跟着师傅学,一年后就当上了车间负责人,月工资700多元。

出人意料的是,王金堂不久就辞去了这份稳定的工作,来到一家提琴作坊当学徒,每月仅领16元生活费——这源于一场小提琴演奏会,动听的曲调让他着迷,一个念头涌上心头:“一定要学会制作能演奏的提琴。”

学艺不易,但难不倒王金堂。他没日没夜主动赶工,只为多上手几道活儿。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学习,王金堂掌握了制琴的关键技术,打算独自创业。

没本钱、没材料、没工具,白手起家建琴坊,谈何容易?王金堂白天打零工、卖煎饼,晚上继续钻研制琴。动员老乡当工人,四处奔走找投资,1990年,王金堂终于同一家木材厂谈拢,合作开办一家琴坊。此后,他的制琴生意越做越好,他带出来的许多工人也陆续建起了自己的琴坊。

几乎与王金堂创业同时,确山农民李建明通过亲戚介绍,也来到北京的提琴作坊当学徒。他踏实肯干,学得好手艺。到2014年,李建明创办的提琴厂年销售额已达3000多万元,产品以出口为主。

亲戚传亲戚,老乡带老乡,一批批确山农民来到北京学制琴。2010年,从业者达到近1000人,在制琴行业叫响了“确山师傅”的名头。

身在城市,心在家乡,制琴师们牵挂着远在确山的老人和孩子。“那时与家人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很想家。”王金堂说。

家乡也盼着游子“雁归来”。2013年起,确山县、乡各级领导多次到北京看望制琴老乡,希望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确山县水利局局长刘冬梅,时任竹沟镇党委书记,她当时就多次到北京动员制琴师返乡创业。

2015年秋,刘冬梅信心满满地奔赴北京“引凤回巢”。但在提琴产业人才回乡对接会上,预想中“应者云集”的场面并没出现,参会的70余名确山籍制琴企业家及制琴师普遍有顾虑:“北京信息灵、机会多,老家的条件跟得上吗?”“回去之后,原材料咋运?老客户咋办?”……

面对大家的问题,刘冬梅既打感情牌,也打政策牌、机遇牌:县里已开始筹建提琴产业园,园区内建立标准化厂房,进驻产业园的提琴企业不仅享受3年标准化厂房租金补贴,还有创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优惠政策。

“返乡创业固然好,顾虑也不少:担心丢了市场,担心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还担心交通物流条件跟不上。”王金堂更多一分犹豫。1993年,他回过确山,与镇政府联合建了一家提琴厂,年产提琴500把。3年多过去,物流跟不上,信息不灵通,经营机制不灵活,企业最终倒闭。赔了本钱的王金堂重返北京,到李建明的制琴公司工作,后来才东山再起。

最终,在北京的76名确山籍制琴企业家及制琴师,只有6人决定返乡创业。动身时,仅剩3人——王金堂、李建明、李守强。

2015年底,王金堂、李建明、李守强进驻确山县提琴产业园。园内,整齐的厂房、笔直的道路、周到的服务,让他们心里踏实了不少。

起初,他们仍然很谨慎,只将一部分设备搬到确山。不久,县里承诺的政策一项项落地,3人不再迟疑,除留下销售人员外,将大部分生产车间转到确山。

回乡

从创产业到创品牌

返乡创业,怎么创?李建明、王金堂选择了不同的路径。

李建明青睐规模化、标准化工厂。他成立昊韵乐器有限公司,用工规模持续扩大,新问题也随之而来。过去,在小作坊里生产手工提琴,一个人完成多道工序,程序界限不明,制作标准不清。如今,工人多了,怎么计算工作量?怎么评估质量?

李建明请来初中同学郭新社担任公司总经理。郭新社有20多年工厂管理经验,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梳理、完善提琴制作工序,以便分派工作任务,进而制定绩效考核办法。

下料、做板、合琴、随形镶线、起凹圆棱、装琴头、细磨、上漆、装配、调试……工厂细分生产流程,设置了12个车间。“工人每天按时打卡,按工序计件领工资。”郭新社说。

一开始,工人们不适应,但郭新社不让步:“有的工序误差不得超过1毫米,如果不设定质量标准、不严格执行制度,咋拓展市场?”

努力终见成效。如今,走进一个个生产单元,工人、质检员、车间主管各司其职,严格把关。装配车间里,一名女工在立音柱、修琴码。这是一个精细活,只见她小心翼翼,反复衡量琴码的位置、码脚的厚度,最终仔细固定下来。

“虽然是手工制琴,但我们的工厂已具备规模化、标准化优势。”郭新社说,经过两年发展,昊韵公司的工人数量从70名增加到200多名,提琴年产量超过5万把,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价格日渐看涨。

昊韵公司的快速发展为返乡创业者树立了样板,60多名在北京的确山籍制琴师陆续返乡。16家制琴和配套企业入驻产业园,生产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贝司及配件等30多个系列、400多种型号的产品。

规模化、标准化的路子固然好,但王金堂有自己的想法。进驻确山提琴产业园3年政策优惠期过后,他把自家的金鸣琴厂迁到老家小王庄村。一些制琴师见王金堂离开,紧随其后,也把厂子搬回家。

“从手工制琴历史来看,作坊里应该更能出精品。”王金堂坚信自己的选择。2018年底,在镇、村支持下,他建起4层楼房。一层是车间、厨房,二层用于展示,三层存储成品,四层招待客商。楼外一间库房,专门存放木料。

推门进屋,一楼大厅四周全是提琴、配件、半成品。几名工人全神贯注,合琴、镶边。上二楼,王金堂的小儿子在练习拉小提琴,旋律悠扬。

“作坊产量小,可以精心打磨,满足个性化需求。”王金堂举例说,北方天气干燥,琴里的音梁应该放高一点,等木质变干,会自然下降,避免出现音差。不然提琴售出一段时间后,音梁错位,音色改变,易被消费者误认为是质量问题。

在保持传统音色的同时,王金堂对提琴进行电声化改造,并着力让提琴外表色彩更现代、操作更简便、舞台呈现效果更好。在他看来,作坊“船小好调头”,利于创新。王金堂还有远期规划:打造“大师工坊”,“甚至一个月就做一把琴,走高端、卖高价”。

“无论工厂还是工坊,关键是要高质量发展。”确山县县长彭广峰说。确山县培育了手工制琴产业,年产提琴数量不少,但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大部分产品按订单生产,批量走货,在国外贴牌销售,利润大头被中间商赚走。

为打造本土品牌,2020年确山县主导注册了“竹沟·德韵”提琴国际商标。

“创品牌,靠三要素——材质好、大师做、名人拉,说到底靠人才。”王金堂说,要精准判断提琴制作得好不好,得请专业琴师品鉴。一些工坊缺销路,制琴师“眉毛胡子一把抓”,采购、制琴、销售全都管,分散了精力,影响技艺提高。

2020年,确山县成立手工提琴制作协会,王金堂被推举为会长。针对品牌不响、人才不足等问题,协会制定了5年工作计划,争取县里专项资金,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从业者的经营能力、制琴水平和文化素养。

“确山将建设一个职业技术园,与大学音乐系合作,重点培养制琴师。通过对制琴师评定级别,与生产的提琴价格挂钩,引导、激励他们提高技艺。”彭广峰介绍。

带动

从增添产业兴旺新动能到拓展生活富裕新路子

春季的小王庄村,村口麦田青青,进村入户,赶工的场面热火朝天。

小王庄全村32户人家,制琴作坊有10家,多多少少都跟王金堂有关联。走进王金堂二哥王金成的家,配房里4名村民面墙背门,正专心做工。王金成专注制作琴头,年收入三四十万元。

出门,隔几座院,是村民周留水的家。只见几把半成品提琴摆在桌案,周留水正在随形镶线。他10多年前学过制琴,后来转了行,前两年见村里的制琴师赚了钱,他重拾手艺,既方便照顾家,一年又多赚七八万元。

李金友一直在确山县做建筑工程,颇有积蓄。见当地提琴作坊蓬勃兴起,他也想办厂。“可起初连制作提琴需要用啥木料都不懂,怎么办?”他向好友王金堂请教。

“不懂制琴,可以卖琴。”王金堂一语点醒李金友。2019年,李金友成立确山县威霖琴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00多万元购置名贵木料,尝试开办琴厂。王金堂帮着把关技术,李金友负责对外销售,琴厂很快走上正轨。2020年参加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一笔就售出了价值10多万元的手工提琴。

李金友领着记者走到小王庄村村头,顺着他手指的方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丹江口:这所乡镇中学荣获市运动会团体第三名丹江口:这所乡镇中学荣获市运动会团体第三名06-25

    5月8日,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中心学校校长李明月和六里坪镇中学陈光明的带领下,该镇中学喜获丹江口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三名、乡镇第一名的好成绩。硕果累……

  • 铁山区学区划分公布06-25

    开发区·铁山区小升初学区划分安排表2022年开发区·铁山区中小学新生入学招生计划表注:严控56人及以上大班额。起始年级班额不得超过55,有条件的学校,小学每班不……

  • 竹山:同课异构赛技能异样课堂展风采竹山:同课异构赛技能异样课堂展风采06-25

    为进一步加强校际交流,实现经验互鉴智慧共享,探索高效课堂模式,助力实效课堂建设,助推教学质量提升,促进两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5月10日,竹山县宝丰镇2023年春……

  • 郧阳区一中励志班每生喜获4000元-十堰晚报数字报06-25

    文、图/记者党立杰罗环通讯员柯惠本报讯3月29日,从郧阳区一中传来喜讯,湖北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雷召海等一行专程赶赴郧阳区一中,看望该校2021、2022级励志班……

  • 一把提琴出确山一把提琴出确山06-25

    60余名制琴师返乡创业,全县150多家相关企业带动2600多人就业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本报记者马跃峰2021年03月26日08:23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