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1-09-10
教师为本,科技为用九寨沟借助科技摆脱“教育瓶颈”09-1015:22:54来源:上游新闻到微博到微信到QQ
从一支粉笔一堂课、到多媒体一体机、再到“一块屏”网络直播课和“智慧校园”,几十年来,四川九寨沟县经历了教育信息化变革的各个阶段。探索的结论是,在巨大的教育落差面前,教育信息化供给县域教育的最优解,不是让老师依赖工具、盲目照搬,而是用工具激活老师的教学创造力。
在近日,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构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依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创新教学、评价、研训和管理等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教育科技激活老师创造力,实现“因材施教”精准教学
在九寨沟教育是中国教育版图中的神经末梢——县域教育的真实缩影,学生水平千差万别,优秀生源不断外流。条件稍好的家庭将孩子送去成都、绵阳等地上学,“送出去”的家庭牺牲亲情、耗费财力,老师想改变这个现状,苦于学生基础差、方法不足。
作为海拔近2000米的高原县城,“因材施教”并非易事。8.8地震之后,七一南坪中学承担着全县初中学段义教均衡发展的重任。
科技为县域教育提供了新思路。2018年,九寨沟教育局与腾讯教育达成战略合作,为老师们提供教学辅助工具,2019年期末考试开始推进网上组卷、阅卷。
七一南坪中学的老师们很快发现,不管大考小考,只要网上阅卷后,系统生成涵盖学生、班级、全年级每道题的得分率、平均分、优秀率等等数据报告,由此老师可以精准掌握每个学生的学情、班级的班情。
另一方面,老师过去因工作量较大,无法具体分析每个学生的错误原因。科技工具能帮助老师快速定位到每个学生知识点的薄弱环节,实现对同一结果精准的过程区分。这不仅让老师的教学告别了“炖大锅饭”式的粗放,也让不同进度的学生获得针对性训练,提升学习兴趣和信心。
同时,腾讯教育丰富的“工具箱”也让每个学段的老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最适用的教学工具,建立合适的教学方式,改变了过去单向传输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形成因时因地制宜、富有创造力的个性化教学方案。
从科技依赖到科技驱动,思维转变是破局关键
这并不是九寨沟县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第一次尝试。九寨沟县的教育从业者一直在寻找破局之道,早在2012年,七一南坪中学就引入了成都七中直播课,通过“一块屏幕”的连接,为当地学生引入优质教育资源。
七年后的这一次尝试,主角变成了老师。
在教师平均年龄偏大的南坪中学,南坪中学教研团队第一个研究起腾讯教育,并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率先在数学教学组内进行推广。
比起学习新工具的难,九寨沟七一南坪中学的老师更在意能不能为当地的教育生态带来改变。杨洪梅曾向其他老师发问,“儿子送出去读书了,难道还要把孙子送出去吗?”唐宇驰也鼓励其他老师,只有把学生的问题搞清楚了,学生来找老师做成绩分析时才有话可讲。
今年中考,南坪中学700分以上学生达到28个。唐宇驰甚至注意到,近几年南坪中学中考成绩增幅较大,愿意在本地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今年很多老师自己的孩子,不送外地了,都愿意留下在我们学校来读书了。”
比信息技术迭代更重要的是,老师们完成了从运用工具到形成数据量化思维和工具思维的转变,激活了自身的创造力,用科技力量承载老师的教学思考与教学需要,从而让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更让县域教育在构建以人为本、熨平差距、寻求教育公平普惠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九寨沟县教育局表示,科技也让县域教育从注重成绩向五育并举全面转型提升,老师们的创造力浸润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得以不断探索新的教育场景,覆盖更广泛的学生群体。这对于推动县域教育生态进入到大规模普惠、公平的新阶段,具有更为深远的参照价值。
上游新闻记者杨野
原标题:教师为本,科技为用九寨沟借助科技摆脱“教育瓶颈”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