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1-30
信江两岸,钟灵毓秀;灵山之麓,风起云涌。炎夏时节,灵山之境、信水之滨的上饶县迎来了载入史册的一天:2018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第三方严格评估并经江西省政府批准:上饶县脱贫摘帽啦!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更是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与此同时,在华坛山镇桐西村移民安置房里,78岁的独居老人邱前农正摇着蒲扇,看着戏曲节目,过着安享晚年的日子。去年10月,邱前农还住在距离桐溪村四五公里之外的花鸟畈,家里唯一可供娱乐的是一台已经使用了7年的收音机,而他所居住的房子也几近坍塌。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花鸟畈村小组的17户贫困户整体迁出,实现了安居,邱前农正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幅民生画卷,也是一份脱贫答卷。如今,上饶县人民正向着实现全面小康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图景,发起新的冲锋。征途漫漫,初心不忘,誓要带领贫困群众迈上幸福的康庄大道历史是忠实的见证者。上饶县总人口83万,是全省脱贫县中退出人口最多的县,城乡、区域、群体间发展很不均衡,特别是偏远乡村基础设施存在明显短板。历史上,因山区林地多、耕地面积少、人口多,靠山吃山的上饶县人民曾一度粮食不能自给。直至1984年,上饶县才改变了历史上缺粮的面貌。而人口多、条件差、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单一的客观现实依然让上饶县人民挣扎在贫穷边缘。1987年,上饶县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定贫困县。自此,贫困县的帽子就像一块无形的巨石压得当地干部群众喘不过气来。到2014年初,上饶县仍有91个贫困村,2.5万户9.6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生死硬战,要站在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高度,切实把责任扛起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市委书记马承祖高度重视,多次深入上饶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任务、重大发展任务和重大行动部署来抓,确保到2018年全市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退出摘帽,2020年全市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励精图治改写贫穷历史,众志成城摘掉国定贫困县帽。上饶县党员干部步履铿锵、奋发作为,把贫困的压力变成持续发展的动力,持续向贫困宣战,带领全县人民走出一条决战决胜之路。使命如山,号角催征。工作向脱贫攻坚聚力、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上饶县构建起领导有力、运转高效、强力推进的八方联动的脱贫攻坚作战格局。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第一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把压实责任作为转化为自觉担当和工作激情。强化“挂帅出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脱贫攻坚工作靠前指挥、具体协调,形成脱贫攻坚强大推力。严抓绩效考核。强化年度科学发展考核脱贫攻坚权重,镇(乡、街道)脱贫攻坚权重从2016年的60%提高到2017年的100%。完善干部关爱机制。干部提拔使用坚持面向驻村第一书记、面向结对帮扶干部,对业绩特别突出的、表现特别优秀的优先提拔重用。完善了追责问责机制。修订完善了《上饶县压实脱贫攻坚问责实施细则》,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问责办法,对各类责任的落实进一步细化、压严、抓实。全县各级干部担当履职、主动作为、用心帮扶,展现出昂扬向上、合力攻坚的精神状态。今天,上饶县交出的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全县贫困发生情况从2014年25013户96257人下降至2017年3579户7855人,贫困发生率由10.3%下降至1.1%,低于国家2%的标准。贫困群众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6857元增长到2017年的9520元。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所有的“十三五”贫困村都列入了新农村建设点,农村住房保障率、饮水安全达标率、公路通达率、网络通达率、安全用电率均达100%;卫生厕使用率达75%以上,高于省级标准10个百分点。强化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定要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脱贫之路“地基是村里免费提供的,建房的时候政府还补助了两万二,加上拆老房子的钱和自己的积蓄,建房基本没有什么欠账。”上泸镇泉洋村窑头组的罗新财去年还挤在一间破旧瓦房里,碰上下雨天,一家人只能拿着脸盆、水桶到处接水。要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必须先从基础设施抓起。上饶县深知安居才能乐业。一方面,通过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搬迁、交钥匙工程等多种措施从根本上确保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另一方面,对农村经济条件不足、住房里外防水保温不到位的农户,按照每平方米24元的标准进行奖补,帮助他们提升住房质量。目前,上饶县全县所有农村危房全部改造到位,所有废弃危房全部拆除到位,农民农村住房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村民要脱贫,关键在产业。上饶县按照“人人有产业分红、家家有扶贫产业、村村有集体收入”的原则,结合原有工作基础和产业特色,制定出台了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大力发展“一壶油、一群蜂、一毛竹、一电商、一光伏、一岗位”的“六个一”脱贫产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确保人人有产业分红、户户有扶贫产业、村村有集体收入。在华坛山镇彭家坞村,贫困户姜桂炉以政府提供的4000元扶贫项目资金入股了该镇的富邦毛竹合作社,仅此一项每年就能增收1400元。不仅是产业扶贫,上饶县还大力推进就业扶贫,全县开发了村级公益性岗位2318个,建立省级以上就业扶贫创业示范点10个、县级就业扶贫车间64个,帮助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如何确保退出贫困户不返贫?上饶县坚决确保每户都有干部帮扶,确保每户必须具有产业或就业增收渠道,确保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和持续的造血功能。贫困户状况千差万别,上饶县精准施策,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创新建立教育扶贫“一签式”资助绿色通道,确保学生享受资助的快捷高效;对因病因残无法随班就学的实行每周一次开设“一人课堂”送教上门;对厌学的贫困学生采取上门劝返、结对帮教、举办初中强化班等方式,做到了义务教育不漏一生。董团乡中魏村的村民平丽,去年7月意外摔伤,造成特重型颅脑损伤,送往县第三人民医院救治。平丽前后昏迷41天,总花费42.5万元的医疗费用,而她个人自付仅4万元。在上饶县,因病致贫返贫的比例逾40%,成为头号致贫原因。能否阻止因病致贫,关系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到贫困人口能否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为此,上饶县把健康扶贫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为贫困户代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参保金,全面推行贫困群众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制度、“一站式”结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确保贫困人口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医疗总费用的10%以内,实现了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全覆盖。上下同心,干群合力,以愚公移山之志自强不息精神走实脱贫路“我不为名不为利,为的是我的工作职责,为的是百姓的满意。百姓满意了,我就踏实高兴了。”上饶县五府山镇塘里村村支书陈维生,忍受着诀别女儿的巨大痛苦,坚守在扶贫第一线。是干部勇于奉献的干劲,群众自强不息的韧劲,共同孕育了上饶县脱贫攻坚的硕果。在解决“谁来扶”的问题上,上饶县完善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机制,将2016年的结对帮扶“532”机制调整为现在的“654”机制,即县级干部帮扶6户贫困户、科级干部帮扶5户贫困户、一般干部帮扶4户贫困户,共安排结对帮扶干部799l人,因户因人因致贫原因开展入户帮扶,选派了225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确保了结对帮扶全覆盖。这是一只高质量的扶贫帮扶大军,从县领导到普通干部严格遵守“5天4夜”工作制,不脱贫困不脱钩,不拔穷根不撤队伍。2015年8月,县委组织部干事沈国辉被派驻到荷家村担任第一书记。3年来,沈国辉以8路客运班车为交通工具往返县城和田墩镇之间,在爱人怀孕二胎及月子期间,也没有请一天护理假;坚持用情走访农户,用心服务群众。在沈国辉的带领下,2016年,荷家村退出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00元。“太阳太晒了。”贫困户黄平福在沈国辉入户走访时,拿上雨衣盖住了沈国辉骑来的电动车。脱贫攻坚的战役里,上演了一幕幕干群和谐的动人场景。脱贫攻坚这场战役就像火热的熔炉,淬炼着干部作风,凝聚着党心民心。干群同心,其利断金。在这场凝心聚力的扶贫事业里,谁都不是旁观者。罗桥街道下山村的刘义军是2014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刘义军横下一条心,决心干好种菜老本行,摆脱贫困。驻村帮扶干部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他进行技术指导,当年年底刘义军便收获了“第一桶金”。第二年,在帮扶村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又扩大了种植规模,面积达到20亩,年收入达到了10余万元,刘义军成功脱贫。脱贫后的刘义军把自己的种植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的贫困村民。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40多户种起了蔬菜,并且规模不断在扩大。在“摘贫脱帽”的征程中,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的群众脱贫故事数不胜数。在这场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中,上饶县已经吹响了胜利的号角。路漫漫其修远兮,上饶县还将奔着全面小康、奔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前行。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