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30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省级督导评估组对黄山市徽州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实地督导评估。督导评估组通过核查材料、座谈交流、陈述答辩、推门听课、随机访谈、实地查访等方式,深入一线了解掌握徽州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际情况。此次督导评估全面核查了中小学校11所,推门听课12节,访谈学生、教师、校长、家长42人,同时查访了人社、编办、发改、财政等部门。
一、主要指标达标情况
(一)资源配置
《办法》规定,资源配置评估有7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在教师、校舍、仪器设备等方面的配置水平,同时评估这些指标的校际均衡情况。每所学校至少6项指标达到上述要求,余项不能低于要求的85%;所有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
经核查,黄山区11所义务教育学校,其中小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民办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除1所小学有1项指标生均体育运动场面积达到要求的85%以上外,其他学校7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7项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各项差异系数在0.148-0.449之间。其中,小学、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分别为1.58、2.57人;小学、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均为1.12人,均高于规定标准。
(二)政府保障程度
《办法》规定,政府保障程度评估有15项指标,重点评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职,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成效等,均须达到相应要求。
经核查,徽州区政府保障程度的15项指标均达到规定要求。其中截至2020年,徽州区交流轮岗教师127人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比例为28%,交流轮岗骨干教师44人占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比例为34.6%,分别比规定标准高18%、14.6%。
(三)教育质量
《办法》规定,教育质量评估有9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学校管理水平、学生学业质量、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等,均须达到相应要求。
经核查,徽州区教育质量的9项指标均达到规定要求。其中,徽州区初中三年巩固率、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到100%。在2020年12月安徽省实施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徽州区监测学科的学生学业水平达到Ⅲ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低于0.15的规定标准,符合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达标要求。
(四)社会认可度调查
《办法》规定,认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须对社会认可度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县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落实教育公平政策、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以及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考试评估制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社会认可度要达到85%以上。
针对上述内容,省教育督导实地核查组分别对徽州区的学生、家长、教师、校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群众等不同群体进行了调查。经统计,徽州区的社会认可度调查结果为100%,其中1人基本满意。达到规定要求。
在实地核查中,未发现区存在《办法》规定的“不予认定”事项。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统筹推进,形成创建工作合力
一是高位推进。徽州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作为重要抓手,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列入全区十三五年规划,纳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工作,在学校建设、土地划拨、经费支持上予以优先保障。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区编办、人社、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及学校所在的乡镇政府扛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有关责任,按照包保职责扎实完成创建任务。三强化督查指导和责任落实。2018年开始区政府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作为对各乡镇、各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教育部门将创建工作情况纳入学校年度教育教学综合管理督导评估,同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
(二)以均衡配置为主线,合理规划布局,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财政保障
徽州区委、区政府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全区教育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近年来,投入1亿余元用于教育布局调整和办学条件的改善,改建了岩寺镇中心学校、南山小学2所义务教育学校,扩建徽州二中小学部教学综合楼。为补齐资源配置上的短板,今年区政府投入1270余万元用于对各校功能室改造、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设备的更换升级。全区各校布局更为合理,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区小学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有效破解。
(三)以提高教育质量为追求,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水平
一是以“一校一品”为抓手,加强学校特色发展。徽州区将“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各校围绕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充分发挥“徽文化”的独特优势,打造出了西溪南镇中心学校“崇文”、潜口镇中心学校“耕读”、呈坎镇中心学校“尚礼”、南山小学“红色教育”、岩寺镇中心学校“古镇文化”、杨春乡中心学校、富溪乡中心学校、山区中心学校“茶香、墨香、书香”等“一校一品”校园特色文化,成效凸现。二是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开展教研互助。成立了市级、区级共7个“名师工作室”,吸纳城乡100余名优秀教师参与学习研修,辐射推动区域教师共同成长。三是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加强劳动教育。精心谋划系列实践课题,开展研学活动20余次,建立开心农场10余个,所有学校均开设劳动课,广泛开展“开心农场”、“青青茶园”、“趣味手工”、“传统竹编”、“采茶制茶”等多种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劳动技能,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以改革为动力,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2017年,徽州区在黄山市率先在全省较早推行义务教育学校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无校籍管理”改革。2017年,区政府出台了《黄山市徽州区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实施意见》和改革配套文件。按照编制“总量控制、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原则,根据各校学生数和办学规模动态调整编制岗位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县管校聘”改革以来,全区交流轮岗教师达到364人次,其中骨干教师交流人数达当年交流轮岗总数的34.6%以上,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
(五)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促进教育公平
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就近入学,义务教育学校没有重点学校、重点班。畅通随迁儿童入学绿色通道,确保城区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居民子女“一样入学、一样升学、一样免费”。建设“留守儿童之家”18个,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239人次18.11万元。在全省率先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投资1800万元建设学生食堂17个;每年下拨200余万元保障2400余名学生免费营养午餐。
三、督导建议
(一)树立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理念,加快现代教育化发展
一是徽州区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树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十四五”编制机遇,科学编制好“十四五”教育规划,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打造优质教育品牌,谋划教育重大项目,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二是要结合区情,研究现有教育规划布局和承载能力面临的压力,合理布局中小学校,积极补短板强弱项,破解资源配置不优质、不均衡等问题。三是人社、编制、发改、财政等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大力支持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形成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力,着力推动全区教育事业发展上新台阶。
(二)精准施策补短板,保障优质均衡促发展
校际之间资源配置差距较大,个别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对照指标还有弥补空间。人社、编制、财政要聚焦短板,支持教育部门及时调整完善学校资源,精准谋划,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做到校校达标、项项达标,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推动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建议编制、人社、教育部门统筹合作,加大教师补充力度,科学制定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补充计划,完善招聘方式,着力解决师资配备不均衡、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教学名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激发教师活力,杜绝老教师职业倦怠。加强教师对外交流,走出校园、走出徽州,到教育发达地区学习学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开拓教师视野,整体提升全区教育水平。
(四)重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内涵发展
一是要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加强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对接,深入研究新时代下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方法措施,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内涵式内涵发展。二是要加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作为育人的首要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要加强智慧学校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和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