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2-12-14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202212-1417:24:41来源: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大:让教育之光在陇原大地熠熠生辉2022-12-1417:24:41来源:西北师范大学字体:小中大到:
在丝路重镇金城兰州,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西北师范大学,扎根西部、服务陇原、建设家乡,到基础教育第一线、去乡村振兴最前沿、服务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这所老校将使命担当与脚下这片厚重的黄土地相连。
打底色: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乡女孩,是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学校的优惠政策帮助我完成了学业。回到东乡、扎根东乡,这是我作为一个东乡人和一名师大学子义无反顾的选择。”近日,西北师大2022届毕业生汪青走进新建的甘肃省东乡中学,成为这里的第一批教师。
不止她“牵手”东乡中学,今年共有89名西北师大的优秀毕业生选择把心“安”在这里。
2022年,为进一步提升东乡县基础教育水平,带动东乡县教育全面提升和跨越式发展,东乡县委、县政府在东乡县沿洮河经济带新建占地面积159亩的东乡中学。根据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重点支持帮扶东乡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相关决策部署,西北师范大学全面接管这所新的中学。
“我们一次性为东乡中学输送89名优秀本、硕毕业生充实师资团队,并派去2名干部任校长和副校长,同步引进西北师大附中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和办学模式,力争3至5年使东乡中学成为全州一流、特色鲜明的优质高中。”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俊宗说。
这不仅是学子的选择,更是这所百廿老校的担当。在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服务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舞台上,西北师大从未缺席。
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西北师大就千锤百炼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该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落实“西北师大本科教育100条”,全面实施本科教改七期工程,完善“云亭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建设,获批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实施卓越教师“本硕一体化”培养项目,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改革创新师范教育培养模式。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分类培养和质量评价机制,着力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深入开展学生“四自”工作,促进学生党建与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型的学生工作体系。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实现新突破,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
十年来,西北师大把思政教育摆在首位,通过建立各学院课程资源优势互补、密切协作的共享机制,构建大思政课堂,积极引导广大师生胸怀“国之大者”,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因此,行走西北,从天山脚下到陇东老区,从青藏高原到大漠戈壁,近29万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西师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
同时,育才一线最缺什么样的人才,西北师大就千方百计锻造怎样的人才。
从教37年的“师德标兵”、外国语学院曹进教授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根本职责和最大乐趣。他说:“上课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就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工作。”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入选者、心理学院院长赵鑫教授放弃优越待遇留在西北,心系学生、心系教育,一步一个脚印攀爬科学高峰,将研究成果送上世界顶级刊物。
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韩璐志存高远、行为笃定,立志要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
……
优秀人才不断向这里聚集。西北师大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多措并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66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到53%。目前,西北师大已有9人次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4人次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86人分别入选甘肃省*、高校“飞天学者”特聘计划等高层次人才项目。
亮本色:让师范教育的成果惠及西北大地
“选择了,就得坚守,这是西北师大人的使命。”首批支教阿克苏的学子石钰智将“知术欲圆行旨须直”校训精神践行在美丽边疆。
2009年毕业后,他选择留在阿克苏投身边疆基础教育事业,扎根祖国边陲十余载,被当地授予“最美阿克苏人”。
十多年来,共有4000多名西北师大学子和石钰智一样,选择在新疆就业。
此外,西北师大每年派出两批优秀师范生赴疆,以联合编队的形式在阿克苏支教,先后共有27批6300余名学子“接力”这场“支教马拉松”,把优质教育的种子撒播在了新疆阿克苏这片热土上。
不断“向西拓展、向下延伸”,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突出师范性办学特色。西北师大立足西部教育前沿,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着力破解甘肃省教育发展难题,构建了集“培养、研究、实验、示范”为一体,适应西部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的教师教育模式。
目前,西北师大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5个;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获批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互联网教育数据学习分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增31个省级科研平台。
“8年来,你们观摩莫高窟、学习守护人、登上鸣沙山、漫步校园间,读书看窟、临摹写生、排练演出、讲座参观都已经成为你们生活的一部分,你们成了敦煌文化的时代‘摆渡者’。”在西北师大敦煌学院建院八周年系列活动上副校长董晨钟教授如此说。
2014年,西北师大向西再进一千多公里,与敦煌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将百廿老校得天独厚的办学资源和当地神奇丰厚的敦煌文化资源相结合,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守敦煌,书写担当。
不仅如此,该校还在陇南师专设立“初等教育学院”,面向贫困地区定向培养幼教师资和小教师资;河西走廊研究院成立,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发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言献策;甘肃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已成为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贡献智慧力量的新兴智库……一个个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甘肃发展需要的种子在这里开花结果。
近年来,西北师大以“互联网+”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成果丰硕、成效显著。累计组织2000余名师生在我省400多所中小学开展体育艺术教育普及活动;开展“百名乡村体育美育教师”专项培训,帮助198名乡村教师提升了体育美育教学能力。
同时,自2015年开始,学校共组织400余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赴甘南州幼儿园支教;依托甘肃省高校教师教育联盟,对口临夏州开展“千人援教顶岗”计划。协同联想集团、高教出版社等筹资近3000万元,在临夏、宕昌等地的学校建设了524间专递课堂、60间同步课堂。
进入新时代,西北师大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如今,在全面落实国家和甘肃省‘双一流’建设部署、加快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中,我们将厚植大学精神文化,为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教育事业及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西北师大校长刘仲奎表示,发展蓝图更加清晰:到2025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教育学、简牍学两个学科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到2035年,在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行列的基础上,基本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色、服务西部发展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显特色:让启新程的号角响遍陇原大地
“真是一堂‘解渴’又‘饱腹’的课,很及时、很受用。”
“观点新、视野阔、方法好、接地气。”
“让我们对未来的乡村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首批来自全省的100名乡村振兴“两新”干部,在西北师大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加油”“补钙”。
这里将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智囊团”、产学研融合的“实验室”和乡土人才“孵化器”,这是西北师大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又一创新举措。
多年来,西北师大坚持用真心、举全力,积极融入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一代又一代西北师大人接续奋斗,针对性的在贫困地区梯次推进教育扶贫、文化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形成了帮扶礼县“三转化”“三结合”“志智”双扶的“西北师大模式”,为全省充分发挥高校“智慧”,推进“志智”双扶找到了一条管长远、管根本的脱贫攻坚之路。
挖掘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西北师大不仅仅富老乡的“钱袋子”,还暖了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