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看到一个放牛的孩子,我就请你吃顿饭。”
“那我们就‘赌’一把吧!”
驱车进入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途中,记者与兰坪县委常委、副县长李维鹏打了这样一个“赌”。经过近4天的深入采访,李副县长的话最终得到了证实。
让孩子们都读上书
兰坪县位于被誉为“东方大峡谷”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的重要门户,因此也被称作“三江之门”。境内虽有丰富的矿产、水利、森林和旅游等资源,但仍属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近20万人口中,仍有10.6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全县山地面积占95%,少数民族人口占94%。
怒江州副州长鲁维星说,这里的各族群众守着宝山却过不上幸福的生活。原因就是经济发展滞后阻碍教育的发展,教育发展的滞后同时又阻碍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只有攻坚“普九”,才能打破这一怪圈。因此,我们勒紧裤腰带也要办教育,也要让孩子们读书。
“让孩子们都读书”成为兰坪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继1999年基本实现普及六年义务教育,2003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之后,兰坪打响了“普九”攻坚战。
让放牛娃学门技术
和加德现在在兰坪职业中学职业初中班种植养殖专业学习,他出身在一个贫困的白族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放弃了读初中的想法,回到家里放牛放马。重新走进学校后,他想好好学学,回家后准备去种植适应当地生长且高产的一种药材。
为了让辍学孩子重回课堂,兰坪县政府投入了50万元,为和加德这样的510个孩子办起了职业初中班,解决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学校开设起家政旅游、种植养殖、美容美发等当地紧俏专业,把学文化、学技术与就业结合起来。
职中校长鹿辉宝,这位普米族汉子感慨地说,把这些娃娃放在山里,就靠家里那点活计是永远也脱不了贫的,一户人家一年也难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但一个孩子如果能在外就业,一年收入最低也会3000多元,县委、县政府这是做了件大好事。扶贫先扶教,教会510个孩子每人一门技术,将来可能就有510户人家可以脱贫。
让辍学率降到最低
在啦井一中初三年级就读的李兰、和艳忠都是由于家庭贫困,在初一年级时放弃了学习,李兰回家做农活,而和艳忠开始了放牛生涯。然而他们都是幸运的,不久就被乡、村干部动员回到了学校,并按政策免除了杂费、书费,每月还有40元的生活补贴,让他们安心地读到了现在。
在兰坪,1.8万名学生享受到了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各乡镇还筹款、筹粮用于控辍保学。全县干部职工人人都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献出了爱心。
“干‘普九’难吗?”“认识到位,难度就不大。”啦井镇的党委书记、怒族干部欧阳辉这样肯定地回答。“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得先抓教育。”
到记者去采访前为止,兰坪县3万余名适龄儿童少年已在学校读书,先后动员回2077名辍学学生,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已分别达98.8%和96.78%;辍学率分别为1%和2.43%;完学率分别达到了98.25%和80.96%。
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地将辍学孩子又集中到学校读书,对此感受颇深的白族县长羊明说:“还要进一步加大控辍保学的力度,如制定乡规民约等手段,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
千方百计保障教育投入
学生都回来了,校舍不够怎么办?临时的木板房、帐篷都曾在校园出现过,但现在,学生们已搬进宽敞明亮的校舍学习。在营盘镇,有位镇干部拿着一张校园里还支着12顶大帐篷的照片高兴地说:“现在,我们的‘帐篷部落’没有了!”
按照“普九”要求,兰坪县仅今年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就达2600多万元。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政府挤出了450万元,当地金鼎锌业有限公司慷慨解囊,向教育捐资1500万元,全县干部职工也为教育积极捐资,足额征收的城市教育费附加、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也全部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
各乡镇广辟筹资渠道。营盘镇干部用自己的工资作抵押向银行贷款20万元,拍卖政府公务用车款10.5万元,都投入到该镇的“普九”中;通甸镇则多方筹措130万元建教学楼。近几年来,全县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达到3365万元,新建校舍2.9万余平方米,修缮2.5万余平方米。
最好的房子在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如今,兰坪的学校已成为当地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如何巩固提高是现在以及今后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要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财力再困难也要增加教育投入。”为了打出漂亮的“普九”攻坚战,傈僳族出身的县委书记李四明再次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发出了动员令。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