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初中网 > 永善县 > 正文

昭通:永善县民族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3/9/7 14:45:13 点击:

为抓好民族教育,促进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永善县组织调研组深入溪洛渡、马楠、水竹、莲峰、伍寨等乡镇和城区中小学,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走访学校、了解教师、家长等方式,对永善民族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全县少数民族基本情况及受教育现状

永善县辖马楠、伍寨2个民族乡,云荞、锦屏、六井等15个民族村253个民族村民小组,有彝、苗、回等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高寒、冷凉、边远的马楠、水竹、莲峰、茂林、伍寨等乡镇,总人口4448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25%,其中彝族2.5万人占总人口的5.24%;苗族1.6万人占总人口的3.35%;回族1800人占0.38%;其他少数民族约1200人占0.25%。全县有3—5岁少数民族儿童1988人,在园1117人,占56.18%;义务教育阶段6—14岁少数民族适龄生6130人,在校生6070人,占99.02%;全县高(职)中入学率73.92%,少数民族高(职)中阶段适龄学生1980人,在校生1171人,占59.16%。

二、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近些年来,国家全面推行教育体制改革,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力开展义务教育、普六、普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工作,少数民族教育长足进步,实现了跨越发展。

(一)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民族小学成功迁建,伍寨、马楠两个民族乡和民族人口比重较大的水竹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相继落成,投入使用,成为永善民族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二)办学模式创新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突破传统模式,办学资源有效整合,办学规模日趋扩大,办学形式逐步完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教育观念明显转变。少数民族群众教育观念有了较大转变,学生家长积极踊跃送子女入学就读,到县城或乡镇陪伴子女读书的家长逐渐增多,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人数和接受教育程度明显增加。

三、民族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有待完善。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设立,对改善少数民族乡镇办学条件、学龄儿童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受历史基础、贫困经济条件、高寒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设施设备不能满足办学需求。马楠、伍寨两个民族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舍紧张,学生住宿、教师办公室、配套的功能室等还有欠缺,部分应住校的学生寄宿或租住,住校生有2人挤上床的情况;伍寨一贯制学校现有学生2000余名,运动场地无法满足学生集体活动需求,体育中考等项目只能在乡政府广场进行;受地质灾害影响,伍寨学校围墙垮塌,校园右侧形成高临边陡坡,无法封闭管理,存在安全隐患;伍寨、水竹两乡气候寒冷,两乡学校因设施不全,均未很好解决饮用开水和洗漱的热水,3000多名学生多数时间在校外小商店买开水喝,冬季也用冷水洗漱。

2.学校管理不尽完善。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离开父母生活自理能力差,部分民族学生语言不通,长期处于缺乏家庭情感呵护的封闭校园,在情感、心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少数1年级学生入学后要哭2个多月。作为寄宿制学校,不仅要承担传授知识的职责,还应承担学生安全管理、心理疏导、习惯养成、兴趣培养、关爱呵护等一系列“家庭责任”,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因师资力量和管理理念的局限,难以完全胜任教书育人、培养教育、爱心呵护等综合管理职责。

3.校点撤并给部分家庭带来新的困难。少数民族群众大多居住在边远的高寒山区,村级学校大量撤并后,学生从家到乡中心校频繁往返的车费已成一个家庭不小的刚性支出,低年级学生还需家长送到学校,这给本就贫困的家庭带来新的经济负担;加上乡村农村客运不成熟,辖区内均没有合法的乡村运营车辆,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只能乘坐非法运营车辆,且超载现象严重,家长和学生的安全令人担忧。

(二)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1.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未得到很好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十分重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省、市、县相继出台的《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条例》《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乡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中共永善县委、永善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等,对如何做好民族工作,发展好民族教育事业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永善县委出台的相关文件对“制定优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政策”“15个民族村建成标准完小”“巩固永二中民族初中班,新开设永一中民族高中班”“加快民族村幼儿园建设进度”“推进双语教学”等等作了明确规定,旨在通过一系列特殊倾斜的政策发展少数民族教育。调研发现,巩固民族初中班、新办民族高中班、在马楠、伍寨等少数民族乡镇和县民族小学配备双语教师等问题未得到很好落实,除规定的普惠教育政策外,针对全县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优惠政策较少,高寒民族乡村学校的公用经费也同其他学校一个标准,没有优惠和倾斜。

2.教育经费投入仍有差距。近几年来,县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抓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机会,大干快上了一批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学校教室大多得到改善,而其他配套设施却没有跟上。部分学校厨房餐厅等设施因陋就简,勉强对付,莲峰后山、官寨两校借用村两委的房屋做食堂或放置冰箱等物资,县民族小学、后山小学清真营养餐资金紧张,因经费、配套设施等原因,一些好的教学举措难以落实,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不敢轻易尝试,在学校硬软件突击建设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背负了数额不等的欠款,时常有人上门催债。

(三)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育质量提升乏力。

1.教师总量不足流失严重。调研所到的学校,实有教师数量几乎都未达到编制数,而且因外调、县内改行、顶岗、挂职等原因还在不断流失,流失对象多为团队的骨干精英。

2.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升。民族地区现有的教师,相当部分是从民办老师、代课老师和非教育专业中录用的,未接受系统的师范教育,即便因职称评定的需要以函授等方式取得了大专大学文凭,仍存在教学不能使用普通话,低年级教不了拼音,高年级教不了数理,懂不起电脑,做不了课件的情况,影响了教学质量。

3.教师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英语、艺术、幼教、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等方面的专业性人才缺乏,尽管近年来公开招录时有意识补充了部分,因岗位有限,无法满足需要,另将富余岗位的教师通过短暂培训后转岗,收效甚微。

4.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惩戒性的将县城、坝区个别敬业精神不强的教师调到高寒山区学校,对调入学校老师和管理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挫伤,对教育教学质量起到负面影响。

(四)社会教师家长学生难以形成合力。

1.学校教师方面。部分城区学校和教师为提高升学率,赢得绩效考核,在新入学或就读过程中,以成绩差或纪律差为理由,采取建议转学、休学等方式促使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回原籍就读,挫伤了学生、家长的情感和自尊心,部分学生因此厌学、辍学,基层学校和老师也难以接受,引发社会关注,造成不良影响。

2.学生家长方面。部分学生家长重视教育不够,外出务工,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孩子缺少关爱,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管。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少数家长认为再读多少书,最后也要打工,不如现在就去打工,不配合学校管理,甚至帮学生撒谎,与学生一道蒙骗老师。

3.学生个人方面。部分学生汉语基础差,学习不刻苦,家长无法辅导,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萌生辍学的念头;部分家长外出务工,为了补偿孩子,给孩子买手机,孩子在网络中找到乐趣后再无心书本;部分少数民族信教群众在周末和假期擅自带孩子参加宗教活动,孩子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感觉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唱啊跳啊的很有乐趣,相比之下读书显得枯燥辛苦,影响了上学的积极性。

(五)少数民族高(职)中在校比例较低。

1.高中(职校)阶段少数民族在校学生率彽。全县高(职)中在校学生率73.92%,而少数民族在校学生率仅59.16%,比全县平均在校率低14.78%,苗族高职中在校生比例更是远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2.省立永善县民族小学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低。省立永善县民族小学现有学生235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15人,占34.59%,离全省少数民族学校认定标准50%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还差15.41%。

四、今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着力贯彻落实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

1.切实贯彻党委政府政策措施。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是做好民族工作,抓好民族教育的根本保障。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制定的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让少数民族学生和家庭充分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抓好教育扶贫,以实际行动兑现“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庄严承诺。

2.提高少数民族高中在校学生率。采取各种优惠倾斜政策,招录少数民族高中生,特别是苗族学生;对永一中民族高中班学生,适当给予生活补助,激励和稳控生源。

3.增加民族小学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创造条件对全县少数民族学生有意愿到民族小学上学的尽最大可能满足,让省立永善县民族小学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逐步达到50%的考核标准,保住民族小学的民族牌。

(二)全力解决一贯制学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完善学校配套设施。建议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多方争取,开源节流,加大学校配套设施的投入,解决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运动场、食堂、宿舍、围墙等基础设施,解决好高寒民族乡镇学校学生供用热水等问题。

2.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一贯制学校的实际情况、工作性质、工作量等加大师资力量配备和经费投入。督促指导各学校强化管理,在孩子的饮食起居、习惯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下功夫。

3.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校点。规划启动民族地区幼儿园建设,在边远落后民族村寨特别是苗族村寨,酌情保留低年级教学点,让年龄较小的民族学生就近入学。

(三)千方百计解决教师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的短板。

1.增加数量改善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中学回应收费窗口近2米高:已整改,在室外重新搭建了一个收费处
开学啦!本学期重庆又迎来这些新学校!
高考期间海口考生可凭准考证免费乘坐公交及部分出租车
最新图文
17岁人群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多地已经启动!
南明区:九年级学生备战体育中考
高新区(江海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学在江海”金名片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