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小小的加工厂,到年产值几千万元的市级龙头企业;从一个普通的个体户老板,到一个翱游商海引领40多名工人的企业带头人;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毛头小子,到一个敢于创新,追求进步的业界精英,平凡的罗友德用近三十年的坎坷经历成就了非凡的事业。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诠释出一段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
罗友德,男,1957年出生,现任汉寿县中祥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荣获“优秀农民企业家”、“汉寿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等荣誉称号,汉寿县第八届政协代表。他一手创办的中祥米业公司先后获得县市级龙头企业,被中储粮定为托市收购点,解决了43名青壮年农民的就业问题,其中有9名为共产党员,为当地农民工再就业做出了贡献。
几经周折,不改初衷创事业
“梅花香自苦寒来”,罗友德所走过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相反,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荆棘,但他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打造出发挥自身价值的事业平台。
1987年,罗友德在自己的老家东岳庙乡燕窝村办起了大米加工厂。回忆起创业之初,他说“说是厂,其实就是一个打米店”。二年起早摸黑的经营,换来却是微薄的收入,不甘一辈子清贫的罗友德,决定走出去。1989年,罗友德和自己家兄弟,在太子庙创办了太东米厂。十年的苦心经营,罗氏兄弟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正值事业起步之时,罗友德毅然将米厂迁到东岳庙集镇。回想起这次决策,他深情的说,“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岳庙人,东岳庙是一个粮食主产区,我要将我的根扎在东岳庙”。
这一扎又是十年,十年的起早贪黑,十年的苦心经营,罗氏大米厂有了较大的发展。可是随着大米加工业的蓬勃发展,他的发展之路遇到了阻碍。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10年,东岳庙乡粮站改制拍卖,罗友德敏锐捕捉到商机,斥资200多万元,成功地拍下了东岳庙乡粮站。“要干就大干,走大米精加工的路子”,罗友德以企业家的精明和农民的坚忍不拔韧性,先后筹资1700多万元,先后添置了大米精加工设备、烘干设备、输送设备、种植机械设备50多台,新建、改造仓库4000多平方米。一步步将事业做大做强。2010年成立中祥米业有限公司,2012年荣获“汉寿县龙头企业”称号,2014年荣获“常德市龙头企业”荣誉。年加工大米2万吨,年产值达到7000万元。
多年的打拼,罗友德深知干事业最重要的是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他抢抓机遇,一是创自己的品牌,二是建自己的基地。他带领公司一班人,成功的创立了“家家盈”品牌大米,产品销往常德、长沙、怀化等地超市和米店。他不断加强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经营理念,成立了“东丰优质稻专业种植合作社”,拥有合作社成员300户,基地近万亩,“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确保了粮食种植户的积极性和公司的安全营运。
不忘本色,饮水思源勇担当
“我是农民,就要不忘农民本色”。在罗友德看来,做企业也要饮水思源,财富取之于社会,就要用之于社会,几年来,罗友德积极服务青年就业,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为政府解决城镇人口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现农民工本地就业,为农民兄弟排扰解难。东庙乡是一个丘陵山区,老百姓仅靠种地很难维持生活,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会选择出外打工,留下老人照顾年幼的儿童,因此,平时在村子里很难看到青壮年,村里的小孩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罗友德成立公司后,招收村里的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实现村民的就近就业,这样,村民既能兼顾家庭,又能挣钱补贴家用,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工人普遍反应:罗总为人忠厚,讲诚信,我们跟着他做奔头,有劲头。我们自己搞生产缺资金不用找银行贷款,找罗总借。
推荐村民就业,带动村民一起致富。罗友德知道,仅靠自己一人之力想要解决全部村民的就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极力联系兄弟企业,推荐村民们就业,并为无技术、无经验的村民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解决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村民就业难题。
不忘本色,真情回馈社会,罗友德从一个地道的农民蜕变成小有成就的企业家,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色,没有忘记自己公司经营中资金缺少时是农民兄弟大力的支持,没有忘记政府部门主动帮助他取得创业贴息贷款和多方面的扶持。他用农民的朴素回报着农民兄弟和家乡。罗友德在收购粮食时对基地农民实行优质优价、保底收购。主动让利当地农民,近几年约让利40多万元。在稻谷收割季节,遇阴雨天气,种粮大户心急如焚,他主动承揽烘干工作,仅收一点成本费。
近几年来,在自身经营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他投入10多万元支持家乡、社区的公益建设,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