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工业产业链条不完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不足,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产业支撑作用不强,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依然很重。科创数字赋能亟需加强,园区亩均效益不高,营商环境仍要不断优化,开放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城乡发展不够均衡,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尚不完善。群众收入增速较慢,民生领域仍有薄弱环节,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化解压力不减。干部作风能力和政府效能建设还需持续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一起保持奋发有为的清醒和坚定,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既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要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底气。从中省发展大势看,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中央和我省、我市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导向更加鲜明,政策红利叠加释放,为经济稳增长注入了强劲动能。从我县发展形势看,随着深圳前瞻产业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编制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三本规划的科学引领、稳步实施;随着全县上下精准招商、大抓项目的共识日益强烈、持续发力,“2+1+3”的现代产业体系愈发明晰、不断壮大,修正生物医药健康城、光电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支撑引领性强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投产达效;随着大战大考的洗礼,人心思进、创新创优的氛围更加浓厚,一以贯之、推动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全力拼经济、夺取新胜利的决心更加坚定。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只要我们锚定目标任务、全力攻坚冲刺,就一定能够在新征程上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市“两会”、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县委十六届八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全省十强县、挺进西部百强县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抓住经济回暖窗口期,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四个经济”,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加快建设汉中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奋力谱写城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以上和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我们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要把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引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持续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善于用具体的“小思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大思想,善于用具体的“小谋划”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决策,善于用具体的“小抓手”贯彻落实国家的大部署,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在城固实化、细化、具体化,以实绩实效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要把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坚持延链条、建集群、促升级,做强以陕飞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修正为龙头的绿色食药产业,做大以东旭为龙头的新型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产业,全力构建“2+1+3”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大抓项目招商、育强市场主体,深化科创数字赋能,推进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抓好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探索走出符合科学规律、契合县情实际、彰显城固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三要把牢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期盼、维护群众利益,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切实解决好群众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真正把“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目标阔步前行。四要把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底线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系统观念,增强忧患意识,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风险闭环管控机制,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以确定性举措对冲不确定性因素,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以上四点既是过去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遵循。
三、今年重点工作
今年要围绕建设汉中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锚定全省十强县、挺进西部百强县目标,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四个经济”,聚力主攻项目招商“一号工程”,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谋深做实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乡村振兴“三篇文章”,扎实推进生态环保、民生改善、安全稳定等重点工作,统筹全局与局部、兼顾当前与长远,奋力实现“十个突破”,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一)坚持投资拉动、扩大内需,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以高质量项目扩大有效投资,以高质量供给释放消费潜力,推动县域经济稳健增长。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为抓手,健全完善项目谋划、储备、开工、投产“四张清单”滚动更新机制,以项目招商新突破促进投资稳增长。常态化谋划高质量项目,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最新政策导向,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补短板等重点领域,推行“专员+专班+专家+专项资金”模式,全年谋划储备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0个。全链条招引高质量项目,树牢“四个思维”,坚持“一半力量抓招商”,紧盯装备制造、绿色食药、新型材料等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和陕飞、修正、东旭等链主企业延链补链强链,确定产业链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主攻方向,围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选准赛道、前瞻布局;探索设立深圳、上海离岸孵化器,尽快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派驻专业化招商团队,精准开展链主企业招商、平台招商、小分队招商和“一季度一主题”招商等活动,“一企一策一专班”跟踪服务落地,全年引进内资增长30%以上。大力度建设高质量项目,落实落细“五个季度抓项目”举措和“双七工作法”,加快修正生物医药健康城、民营航空零配件生产基地、焦岩水库等120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一季度开工80%、二季度全部开工,全年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加大中省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项目申报实施力度,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和基础建设投资,确保产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占比均达70%以上、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
着力推动消费回升。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实施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开展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加快打造城区中高端消费体系,升级亿腾时代广场综合体、麟德美食街、乐城公园等城市商圈,活跃小餐饮、夜市摊点、休闲娱乐等消费业态,让城市烟火气加速聚拢。积极培育运动健康、托育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和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扩大新能源汽车、大宗家电等商品消费,支持文化休闲、养老服务等享受型消费,推广“互联网+”、预制菜品等新型消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亿元以上。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抓好臻湾汇等21个房地产项目建设,实现建筑业产值48亿元、增长30%以上。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继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打好留抵退税、缓缴社保费、稳岗留岗、金融信贷等政策组合拳,全力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强化企业运行监测服务,做细做实亲商助企和常态化“进知解”活动,“一企一策”协调解决原材料供应、产销对接、用工用能等问题,重点支持陕飞公司、城固酒业等28户过亿元骨干企业稳产扩销。深入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加强要素保障、降低企业成本,促进民营企业扩增量、提质量,全年新增市场主体7000户以上、其中“五上”企业50户以上。鼓励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加大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绿色发展领域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提供配套融资20亿元以上。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持续叫响做实“城(诚)心办”服务品牌,争创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一件事一次办”“一业一证”等集成服务改革,推广基层政务服务镇街村居联审联办,打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紧盯企业需求梳理“惠企政策包”,完善“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机制,打造市场满意的政策环境。深化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造支撑有力的要素洼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涉企收费专项治理,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和商(协)会制度,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活动,打造既亲又清的政商环境,让企业放心投资、专心经营、安心发展。
(二)坚持创新驱动、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持续推动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双向赋能”,把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起来,让市场主体与要素资源高效聚合,充分释放发展活力潜能。
推进科技创新。发挥秦创原城固分中心作用,建好用好秦巴生物医药研究院、大鲵产业研究院等平台,新建省市级“双创”平台2个、企业技术中心2个,力争“院士工作站”实现突破。完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实施“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高新技术企业保持在26户以上,新培育瞪羚企业2户、科技型中小企业45户。深化科技“三项制度”改革,支持重点企业和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校企攻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实施省市县级科技创新项目15个以上,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9000万元以上。
深化重点改革。推进投融资改革,加快县级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推行盘活存量国有资产贷款模式,着力打造双A级平台;完善重点产业链融资服务体系,支持资产证券化和股权融资。健全银行机构、担保机构、基金机构等主体构架,打造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全年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亿元、贷款余额增长15%以上。深化财政绩效管理改革,建立重大投资监管机制,采取贷款贴息等办法,放大政府投资效应。推动“亩均论英雄”和“标准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