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开学季,6岁的监利县适龄儿童张宇航在家长陪伴下,顺利完成入学报名手续,成为一名小学新生。
“这么漂亮的学校,我以前只在电视中看过。”张宇航口中的美丽校园就是刚刚投入使用不久的监利县弘源学校。
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这是监利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监利县多举措破除“大班额”“择校热”“人才流失”等诸多瓶颈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财政保障,破解教育资源供给不足
今年9月,投资1.5亿元的监利县弘源学校正式投入使用,可满足3000余名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显性的表现是办学条件的均衡。监利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第一要务,把教育投入作为财政第一投入。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目标责任书,健全了各级党委、政府定期议教制度。
2011至2016年,监利县筹措中央、省级和县本级专项资金59888万元,用于校舍安全、中西部农村初中改造、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新建和维修校舍656882平方米。目前,全县义务教育学校D级危房已全部消除,C级危房得到整改加固,中小学校舍“旧貌换新颜”。
思源实验学校、英才学校等学校破土动工,新建的章华小学、弘源学校,异地重建的朱河镇先锋小学、尺八镇中心小学、毛市镇中心小学、汴河镇郭铺小学等一批校环境优美、质量上乘的优质学校已成为监利最亮丽的风景、学生最向往的乐园,监利县“大班额”和“择校热”现象得到明显缓解。
打造队伍,实现城乡师资均衡发展
11月15日,完成了支教工作的监利师范附属小学老师汪丽丽,和往常一样,准时打开广播,主持校园广播节目。
监利师范附属小学和红城乡民主小学结对为“友好学校”后,汪丽丽将“广播站”搬到了民主小学。一只音箱,一个话筒,每两月一次的支教和一节课的广播,让农村的孩子如过节一般。说起支教,汪丽丽颇有感触:“看到农村孩子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心一下就融化了,觉得应该把优秀的教学理念给他们。”
近年来,一批城镇骨干教师主动到偏远农村执教,这是监利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新现象。
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保持教师队伍活力,监利县委、县政府建立完善了教师补充机制。2012年至今,全县招聘了新机制教师1020人、地方农村义务教师353人。这些教师的引进,给广大农村学校带去了新知识、新理念,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尤其补充了体、音、美等短缺学科教师,给农村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为充分发挥品牌名校示范辐射作用,监利县每年从城区学校选派一定比例的优秀校长、中层领导、骨干教师到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支教,推动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快速扩充,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通过有效补充、师风建设、多元培训、城乡交流、保障待遇等手段有效激活和稳定了教师队伍。
提升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采一束阳光,点燃心中的希望;剪一缕春风,扬起知识的航船……”今年8月,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演讲及朗诵总决赛上,监利县玉沙小学五(8)班学生王湉宇以饱满的精神、蓬勃的朝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演讲赢得了评委与观众如潮的掌声。
办家门口的优质学校是监利县中小学优质化工程的终极目标。优质化工程启动至今,玉沙小学、上车中学等12所试点学校均取得了长足进步,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通过倡导校园文化建设、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等途径,监利县义务教育教学环境大幅改善,育人质量稳步提升,社会美誉度逐年提高。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监利县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定期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科技创新大赛,深入开展“大家唱,大家跳”、阳光体育运动、中小学艺术节、中学生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以监利一中为龙头全面实施课堂改革,在荆州市率先实施“走班制”获成功。“龙头工程”的成功打造,激励着各高中学校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4年、2015年、2016年全县高考质量成功实现三级跳,一本上线强势增长。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孩子们的笑脸,是人间最美的画面;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千万个家庭最大的期盼。”如监利县教体局局长赵更生所说,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以实现教育公平为取向,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要任务,监利县以最大的决心,尽最大的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位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