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青海日报记者李娜摄
“十三五”期间,青海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持续稳定在75%以上,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年均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3.2万人次;社会保险各险种参保人数大幅增加,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实施教育建设项目2825个,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经验在全国推广,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健康青海加快建设,综合医改持续深化,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城市宜居性、舒适度不断提升,广大农牧民告别危旧土坯房、住进宽敞明亮砖瓦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青海这些亮眼的“十三五”民生成绩背后,透露出五年来,青海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好民生实事工程,努力补齐短板弱项的不懈努力,更透露出青海坚持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幸福指数的决心与毅力。
补短板增强幸福感
如今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德吉村正如“德吉”所诠释出的幸福内涵一样,这是一座风景怡人、洋溢幸福的村落。铺展到天边的花海,清澈壮美的黄河,依山傍水的农家,行走在德吉村,满目都是仙境般的美景,成为了群众闲暇娱乐的好去处,青海省甚至全国游客纷纷慕名而来。
现在在青海,这样的美丽乡村不胜枚举,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边麻沟花海、湟中区拦隆口镇卡阳村,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新村……“十三五”以来,越来越多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在高原大地遍地开花,通过易地搬迁,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及“百乡千村”示范工程等政策,广大农牧民告别危旧土坯房、住进宽敞明亮砖瓦房,生活更便捷、舒适。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宜居性、舒适度也不断提升。西宁市全面启动“15分钟幸福生活圈”建设,综合划定建设70个生活圈,着力补齐8大类16小类设施。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可解决一个人在吃、喝、玩、乐、文、体、医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十三五”以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商圈数量不断增加,业态更加丰富,走到各个城区,都能享受到吃住游购娱的一体化服务;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累计实施城镇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8.93万套,全省170多万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全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4平方米,户均拥有住宅1.2套,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率达70%以上,预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7.1%,年均增加1.4个百分点。
这些都是青海省为创造高品质生活,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生动体现。同时,“十三五”以来,青海省新增铁路运营里程643公里、总里程达到3023公里,格敦铁路、格库铁路开通运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所有市州和三分之二的县通达高速,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民用机场形成“一主六辅”格局,“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和北干一期建成通水,大电网实现县县通。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稳步推进。
现在,青海城乡发展协调共进、各具特色,城乡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相得益彰,给青海人民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的高品质生活图景。
惠民生提升获得感
“做梦也没想到,活到75岁居然还能从穷山沟里搬迁到县城,住上电梯房,享受多项补助款。我们全乡1445户人家都搬进了新家,全乡人民一道脱贫奔上了小康路。”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山乡牙合村老党员李发辉由衷地感叹。2017年,民和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北山乡7个村1455户4939人实施整体易地搬迁,村民们从大山上的穷窝搬了出来,拥有了漂亮的小区、崭新的楼房、热闹的广场,附近还有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十三五”以来,青海省已完成4.8万户18万农牧民易地扶贫搬迁,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获得感显著提升。
搬出来只是第一步,还得“稳得住、能致富”。曾是黄南州同仁市兰采乡兰采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更藏加,相继享受了易地搬迁、教育补助、技能培训、产业发展等扶贫政策,于2018年顺利脱贫。通过培训掌握了技能,放牧之余,他和本村另外两名村民成立了“黄南美宝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年收益达到5万元,成了全乡的致富带头人。
“十三五”以来,全省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手段扩宽就业渠道。年均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3.2万人次。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十三五”期间,聚焦就业、教育文化、养老、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民生短板,青海一路攻坚闯关,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的俄金曲培在2019年青海省民考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并用少数民族语言参加考试)中名列前茅。“我初中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读书,毕业后考到了盘锦市高级中学。能去省外读书得益于异地办学计划。”俄金曲培说。
“十三五”以来,青海省积极借助对口支援平台,异地办学逐渐形成规模,异地办班学生数较“十二五”增长47.99%,更多农牧区学生享受到了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乡镇以上幼儿园实现全覆盖,普惠园覆盖率达93.5%。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纳入依法管理轨道,实现动态清零。
健康青海加快建设,深化“医学、医疗、医保、医药、医院”五医联动,300多项政策措施“立柱架梁”。综合医改持续深化,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组建不同形式医联体112个,分级诊疗深入推进。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持续做好养老服务工作,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全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近56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和职工互助保障全面推开,筹资标准、省级统筹、商保经办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稳大局增加安全感
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青海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西宁市城北区朝阳街道办事处祁连路西社区是个汉族、回族、藏族、撒拉族、满族、蒙古族、裕固族等多民族聚居的辖区。在这个社区,由不同民族群众组成的“红马甲”志愿服务队、社区商铺志愿服务队、义务巡逻志愿服务队、物业公司志愿服务队等不断涌现,居民互帮互助蔚然成风,“民族团结一家亲”成为触目可及的生动画面。
如今的青海,从城市社区到农村牧区,从机关到学校,从企业到军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全面深入地展开,青海成为全国首个所有市(州)都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省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写照。
西宁市城西公安分局彭家寨派出所辖区有17个小区、12个行政村、2个社区,是西宁市流动人口最多、求助警情最多的派出所之一,紧邻海湖新区商业中心,提升管控能力尤为重要。彭家寨派出所积极探索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设立社区调解室,通过吸纳综治队员、志愿者、物管等网格力量,多级联动、前置干预,努力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彭家寨派出所是青海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建设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全面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不断迸发新活力,人民防空、应急救援、防震减灾、气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舌尖上的安全”保障更有效,各族群众的安全感与日俱增。
“各族群众美好生活跨上新台阶”“民生福祉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是对“十三五”时期新青海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就性评价。踏上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旧是青海的奋斗目标,青海依旧在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路上。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人民日报人民网+手机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人民视频人民智云人民智作
推荐阅读
中介机构发布成人招生信息?青海师范大学发布声明人民网西宁8月21日电(陈晶)近期,有中介机构利用网络等媒介,以青海师范大学的名义发布成人招生宣传信息。8月19日,青海师范大学发布声明,成人学历继续教育从未与任何教育机构合作招生。凡需参加青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成人学历继续…【详细】
本网专稿
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详细】
青海要闻
如何让海西越来越优美?党代表们这样说…【详细】
本网专稿
热词读懂报告_30秒盘点海西州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高频词…【详细】
本网专稿
持续加强部署指青海省防汛工作8月18日,记者从青海省应急管理厅获悉,根据相关部门会商研判,近期青海省仍有较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极端强降雨依然可能发生。为全面做好防汛各项工作,省应急厅及时召开全省防汛视频会商调度会,听取各地雨情、水情、汛情及防汛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