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教改“组合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三明市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2023-07-2611:35:43
来源:
三明日报
收藏(0)
微博
QQ空间
创新完善党委政府“六个一”工作机制、实施部门协同优先支持教育措施,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总校制”改革、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创新校长“职级聘任制”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改进师资招聘、加强协同培养、实施正向激励,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一项项改革举措落地实施,一系列教育成果不断显现。近年来,我市以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持续深化教育工作机制和改革举措,打好教改“组合拳”,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三明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被评选为2022年福建省改革试点成果表扬名单第一名。
全力以赴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近日,走进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三明中学,崭新的教学楼矗立眼前,学校各项建设已基本完成,将于9月份正式开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三明中学正式落户三明生态新城后,我市各级各部门紧密合作,携手打造沪明教育合作示范校。
崭新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三明中学(林馨怡朱晨露摄影报道)
从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的中小学,到各地校园楼舍的新建、改扩建,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教育项目建设,一栋栋美丽的校舍拔地而起,一座座美丽的校园相继落成。
教育改革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学长远的顶层设计。我市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教育综合改革小组,在全市推行党政领导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育工作、开展一次教育专题调研、组织一次教育座谈会、走访一遍辖区学校、经常联系一批名师名校长、挂钩推进破解一批教育重点难题“六个一”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问题。
沙县区多所学校到罗从彦纪念馆开展德育教育。(吴文凯摄)
去年7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三明市创新完善“十项机制”推进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行动方案》,围绕创新完善党委政府“六个一”教育工作领导机制、基础教育“总校制”办学、基础教育招生制度改革、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护航、职业教育“分类分层”育人、中小学校长“职级聘任”改革等10个方面提出具体任务和总体目标,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全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部门协同联动,倾力支持教改。我市持续保持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推进市区学位扩容,全面提升各地学位供给能力,缓解“入公办园难”和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财政、编制、人社等部门通力合作,在教师编制、职称评聘、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优先保障教育发展“人、财、物”需求,着力解决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由2017年的56.92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76.9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19.56%增长到22.01%。
改革创新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王桥幼儿园成为明溪县实验幼儿园分园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在家门口就能读好的幼儿园,不用再为接送发愁。”幼儿家长李仁梅说。
2019年3月王桥幼儿园成为明溪县实验幼儿园分园,构建起“总园制”下的“城乡链”合作办园新模式。两园通过骨干教师互派、师资培养同步、教学研究互联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分园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校经常会对我们进行知识‘充电’,给孩子们创设了自主发展的环境,对我的教学带来启发。”明溪县实验幼儿园王桥分园教师冯艳表示。
一句句来自家长和教师的心声,是对总校制改革的最好肯定。
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针对“择校热”、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我市着力深化“总校制”改革,探索形成“3456”总校制办学改革模式,出台《基础教育总校制办学工作考核评价办法》,促进管理、教学、信息、学生四个“深度融合”,形成“名校+农村校”等五种办学模式。
沪明小学(陈登达摄)
今年初,经市教育局考核并同意,三元区第二实验幼儿园、三元区建设小学、三元区沪明小学退出总校制办学,这标志着我市总校制办学已健全了从“准入”到“发展提升”再到“退出”的完整办学机制。
目前,全市组建总分校347所,实现各县域和基础教育各学段“两个全覆盖”,受益学生占比63%,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区域扩容,加快实现全市各学段教育资源深度融合。相关经验做法入选2021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总校制”改革经验被《福建改革财经情况》第17期推广。
总校制——市实验幼儿园东安分园开展活动。(吴文凯摄)
推进招生制度改革,让孩子就近上好学。市教育部门在市区先行探索实施小学非“三统一”人员子女积分入学和公办园“多园划片”招生改革,借助e三明平台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施教区片内外“三统一”幼儿100%录取到公办幼儿园,且相对就近入园。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小学99.92%、初中99.47%以上进入公办校就读目标。
校长“职级聘任制”改革引领教育管理创新。我市在稳慎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基础上,还在三元辖区先行探索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聘任制”改革,构建全新用人体制机制,推进专家治校、教育家办学。目前,全市已有145所学校初步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三元辖区71名中小学校(园)长参与校长“职级聘任制”改革。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吴文凯摄)
深化实施小学“强基”初中“壮腰”高中“筑梦”工程、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拓展课后服务扩面提质、开展留守儿童“雏燕”关爱行动……重改革,激发内在活力,促进教育公平。我市教育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多措并举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我市推行协同培养机制、编制周转机制、正向激励机制等“三项机制”,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打造过硬师资队伍,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明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学生展示劳动教育成果(沙县小吃制作)。(吴文凯摄)
近日,上海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城实验学校代表团到三明教育学院附属小学考察调研,并开设《遇见项目化学习》《班级管理的艺术——从“高.光”到五层境界》等教师讲座,开展“我的教育教学成长路——未来教师成长营”教学沙龙,为广大教师“传经送宝”。
这是我市教育系统深化教育交流合作,加快校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生动缩影。乘着沪明对口交流合作的东风,今年市教育部门先后组织3期158名教师赴上海研修培训,三明教育学院先后4次邀请上海知名教授、专家27人次来明讲学,将上海市教育的先进理念、人才、技术、信息、经验引到三明,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双减”——市实验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吴文凯摄)
近年来,我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本土化”相结合,深化与厦门、北京、上海等地教育交流合作,通过挂职锻炼、跟岗学习、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明讲学等方式,加快校长、教师专业化成长。
目前,我市梯队培养省、市、县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等达4300多人。建立优秀年轻校长培养工程百人人才库,成立各级名师工作室71个。
教育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我市建立“全市统筹、保障急需、动态流转、用后返还”的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调剂1800多个编制给紧缺县、200个空编用于中小学人才引进。同时,实行紧缺学科教师专项招聘和师范生到乡村任教学费代偿制度,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教育人转变,教师年交流轮岗人数占应交流人数10.8%,其中骨干教师占22.3%。
优教优酬、多教多酬。2019年我市出台基础教育“1+4”正向激励机制,将文明奖、综治奖等纳入市、县财政预算予以保障,通过增加学校绩效工资总量,2017年9月至今新增追加奖励性绩效工资4.11亿元,统筹用于班主任工作、培优补差、名优教师、校长职级制奖励等,有效激发校长、教师工作积极性。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吴文凯)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