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初中网 > 巴青县 > 正文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三访巴青县,感受新变化

2023/7/1 1:10:48 点击:

来源时间为:2022-10-31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三访巴青县,感受新变化

发布时间:2022-10-1218:28:00来源:中国西藏网

最近,我看到一则有关“巴青县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报道,不由得想起过去三访藏北巴青县,感受新变化的往事。

2021年,我随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高原捡拾车志愿服务组一行,来到阔别多年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东三县之一的巴青县,向牧民群众发放捡拾牛粪的高原捡拾车。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巴青县,最大感受莫过于对这片土地所发生巨大变化的无比惊喜!

巴青县隶属于那曲地区(现那曲市),位于藏北高原东部,怒江上游。这里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巴青,在藏语里意为“大帐篷”,是因这里曾搭建过一顶可容纳数百人的大牛毛帐篷。

如今,走进巴青县,看到的已不再是人们印象里的骡马道上的泥巴路,而是一条平坦而宽阔的柏油公路。

但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巴青县没有一里公路,一辆汽车,交通运输全靠人背畜驮。

西藏和平解放后,修通了那曲经巴青县到昌都的公路(即黑昌公路),从此结束巴青没有公路的历史。

驱车前往巴青县的公路上,我看到,这里硬化的柏油公路一直延伸到了偏远牧区。在公路两旁,一栋栋藏式新建筑拔地而起,一辆辆打扮得花花绿绿的私家汽车、拖拉机和众多的摩托车不时从眼前掠过……

这是“草原英雄”布德故居(唐召明提供照片)

我最早了解巴青县是从“草原英雄”布德开始的。那是1988年1月15日至23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在拉萨召开。在采访中,我认识了一直戴着墨镜的布德,并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

时间追溯到1959年1月6日,一伙叛匪包围了藏北草原的红旗林场,敌众我寡,形势危急,青年工人布德突围出去给解放军送信,不幸落入叛匪魔掌。英勇的布德被叛匪捆绑着,他一低头,把藏在胸前的情报嚼进嘴里。叛匪一无所得,便活生生挖去布德的两只眼睛……

这是布德生前与家人合影照(唐召明翻拍照片)

西藏民主改革后,布德担任过巴青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多次受到周恩来、邓小平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曾被中央军委授予“草原英雄”荣誉称号。

1990年,我第一次来到“草原英雄”布德的家乡。那是因为1989年11月26日至1990年4月的150多天时间里,藏北草原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连遭126场大雪袭击,那曲地区的巴青、嘉黎、那曲、比如、班戈、文部等地在内的八个县(处)有16万多人被大雪围困,近400万头(只)牛羊挣扎在死亡线上。满山遍野躺满了各类牲畜的尸骸,侥幸活下来的牛羊,在它同类的尸骸上,吃力地啃着冻得硬邦邦的皮肉。曾几何时,牛羊也变成了食肉动物。

这是巴青县一位牧女在雪灾中为饥饿的幼畜进行补饲,以减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唐召明1990年摄)

随着牲畜一只只倒下,寄托着牧民希望的牛羊顷刻间化为乌有,牧民的心碎了……

从灾区传来一封封特急电报,火速送到那曲、拉萨、北京,通过广播、报纸,雪灾的消息传遍全国。

旋即,首都北京来电,中央派运输机救灾空投物资。3月27日,银鹰展翅藏北高原,给被大雪围困的牧民投下了糌粑、青稞、燃料、衣物和雪镜等必需品。不几日,中央又电令两架“黑鹰”直升飞机投入到紧张的抗灾救灾工作中。

这是救援的直升飞机正在降落灾区巴青县(唐召明1990年3月26日摄)

我作为新华社西藏分社的一名摄影记者,乘坐其中一架“黑鹰”直升飞机从拉萨飞赴到巴青县灾区采访,并去看望了“草原英雄”布德。

布德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心却是明亮的。据说,他住在村里,平日里骑一匹神奇的马,从村里到县里上班,从未迷过路。村前有一条河,河上没有桥,布德自己出钱架了一座桥。除了一顶鸭舌帽和一副墨镜,布德和普通牧民没什么区别。

1997年,我第二次来到“草原英雄”布德的家乡。那是因为我受《中国西藏》杂志社之邀,前往西藏为“62项援建工程”拍摄画册图片,其中就包括巴青县水电站的建设工程。

20世纪90年代,中央政府和全国各省市在继80年代的43项援建工程后,又一次进行了62项援建工程,再次使藏北乃至整个西藏奏响现代经济建设的华彩乐章。

回顾62项工程,不得不提及藏北高原巴青、申扎和聂荣的三座县水电站建设。这三座水电站的建成,不仅结束了当地群众祖辈依靠酥油灯照明的历史,更重要的是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

我在藏北高原欣喜地看到,许多群众屋里的灯亮了,许多地方有了新的文化设施,许多学生搬进了新教室……

据介绍,1994年9月10日,吉林省所援建的巴青县水电站工程开工,吉林省派出最杰出的施工队伍,来到巴青县水电站工地进行施工。

这是巴青县水电站机房人员在工作。该水电站由吉林省所援建(唐召明1997年摄)

1994年至1995年之交,偏偏又遇上了那曲地区历史上少有的大雪灾,藏北千里雪飘,冰冻层都在1米以上。为保证工期和施工质量,吉林施工队大胆采用人工加热和添加防冻剂等工艺,成功打出了合格的混凝土。至今工人们披风冒雪,奋战工地的场景,仍深深印刻在当地群众的记忆之中。

1995年8月,巴青县水电站竣工。这座电站工期最短,前后只用了10个月,被当地人称为“吉林速度”;这座电站造价最低,节约原设计资金27.35%,但丝毫没有影响质量,又被称为“吉林质量”。这座年发电量为380万千瓦小时的电站建成后,解决了整个县城的生产和生活照明用电,为巴青县的经济振兴奠定了基础。巴青县的财政收入1993年时只有数千元,电站建好后的1995年当年就跃为30多万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于是人们又称之为“吉林效益”。

这是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志愿组服务人员在巴青县指导牧民群众安装高原捡拾车(唐召明2021年9月14日摄)

2021年,我第三次来到“草原英雄”布德的家乡。那是我随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高原捡拾车志愿服务组一行,来向牧民群众发放捡拾牛粪的高原捡拾车。

这是巴青县新建的集贸市场一角(唐召明2021年9月14日摄)

这次我在巴青县兴奋地看到,巴青县近年来结合区域优势,立足资源禀赋,把做强巴青牦牛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把做大巴青虫草作为壮大藏医药产业的突破点,同时大力发展手工业,走好“以资源兴产业、以产业促发展”之路。

目前,巴青县境内有9个规划光伏发电基地,分别为巴青县岗切乡光伏场址、贡日乡光伏场址等,计划总投资250亿元,规划总装机容量为5000兆瓦。围绕“六大产业”,巴青县合理布局,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规划建设一批适合本地的高原特色生物、清洁能源、文化旅游产业、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产业,同时推动牧业产业升级,做大清洁能源产业。

近年来,巴青县还积极开展道路建设工作,合理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使交通通达能力更强,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十三五”期间,巴青县交通基础设施累计投资22.7亿元,10个乡镇全部建成通乡柏油路并投入使用,建制村通畅工程累计实施56个,其余小型交通项目25个,改建公路达505公里,乡镇通畅率为100%。

这是巴青县中学新貌(唐召明2021年9月14日摄)

此外,从2003年以来,巴青县中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均在那曲市名列前茅,2019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为促进就业,2021年,巴青县还开展了农牧民技能培训1522人次,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8465人、增收7206万元,并举办了2021年巴青县首届农牧民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

三次探访巴青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就是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巴青县,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藏北草原。(中国西藏网文、图/唐召明)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南宁市良庆区2021小学和初中招生服务地段公布
四川安岳实验中学:多元教育路径,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提升教学质量护航学子成长
最新图文
山南隆子县致富带头人巴珠的“共富”梦
最深沉的爱是“树魂立根”
從“輸血”到“造血”教育人才援藏為西藏孩子打開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