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7-10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近日,历经两年编纂的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红松村志》正式发行,这是高淳区继《武家嘴村志》《江张村志》后的第三部村志。“要以村志为载体,把乡亲们更好地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红松村志》编纂领导小组组长、村党委书记傅菊芳说道。
一部村志,一段振兴史
红松村位于高淳区东坝街道东南部,经过了1997年、2003年、2006年三次行政区划调整,最终由孙六、红旗、欢墩、松儿铺、芮家五村合并为现今的红松行政村,下辖18个自然村,1280多户。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三个‘没想到’:没想到有一天不要交农业税了,种粮还有补贴;没想到农民老了也拿养老金,国家帮养老;没想到农村也有柏油路、公交车、公共厕所……一点也不比城里差!”今年76岁的老党员傅中武参加了《红松村志》编纂工作,谈起发生在身边的喜人变化,他连说“来之不易”。
《红松村志》共24章、120节、36万字,时间跨度70余年,涵盖地理历史、自然物产、社会生活、劳模乡贤等方面,包罗万象,涉及面广,较全面地反映了红松村的发展演变以及由穷变富、由弱到强的历史,是一部村庄发展变迁史、村情民情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和关键,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有钱好办事’。”红松村老支书傅小牛深有感触地说道。
红松村交通便捷,山地自然丰富。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党支部、村委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了蔬菜基地、苗木基地等多种经营项目,办起了造纸厂、砖瓦厂、沙发厂、织布厂、拖拉机运输队等村办企业,在兴产业、强集体、富百姓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进入新世纪,红松村继续咬定产业不放松,千亩早园竹、千亩葡萄园、万头猪场等“大块头”现代农业项目蓬勃兴起,成为村民增收的“台柱子”;服饰公司、葡萄酒业公司、环保材料公司等“规上企业”从无到有,成为村级发展的“硬支撑”。
一业兴,百业旺。《红松村志》对产业发展历程、示范带动作用进行了生动描述。“红松村之所以‘坚挺’,靠山就是产业!”傅小牛担任了20年村支书,梳理村庄发展名片,他如数家珍:南京市综合实力百强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目前,红松村正联合和睦涧、青枫等村投资共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总建筑面积两万一千多平方米,将在今年八月份封顶,红松的村级能力建设又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傅小牛说道。
一部村志,一份乡愁
村志,记录乡村历史,留住记忆乡愁。“工农商学兵,每一个村民都能从村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傅菊芳介绍,《红松村志》上限起1949年,下限止2020年,在编纂中充分征求村民及社会各界意见,把知青下放、扫盲教育、计划生育等内容分章节进行介绍,体现时代性;同时对所有享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的农户、插队知青、退役军人等,一一造花名册予以记载,不忘他们作出的贡献。
“永远忘不了红松百姓对我们知青的恩情!”《红松村志》发行现场,袁而骏作为知青代表参加,他仔细翻阅村志里的每一个章节,眼前又浮现出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68年12月,袁而骏初中毕业,他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从南京市玄武区来到东坝公社芮家大队第六生产队插队劳动,从此与这片热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总结出的工作生活经验是:拜人民为师,在干中学、学中干。”在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中,袁而骏迅速成长进步,不仅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担任了芮家大队党支部书记,当时他才23岁。
晒黑了皮肤炼红心,广阔天地干革命。在芮家大队,袁而骏深深扎下根,他与村上姑娘结婚成家,后来还担任过东坝公社团委书记、纪检委员及乡长等职务,直至在税务系统退休。据了解,红松村“老五大队”共下放知青121名,他们中插队时间短则两年,长达10年,知青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第二故乡。“村志里真实记录下这一段历史,这是我们知青的集体记忆。无论身处何地,大家心心念念的还是红松,因为在这里我们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养成了脚踏实地的好作风。”袁而骏动情地说道。
一部村志,一方精神家园
村志是村落社会发展的缩影,是一方百姓的精神家园。“红松村的今天是一代代红松人奋斗出来的。编纂《红松村志》就是要挖掘总结红松人的发展史、奋斗史,激励子孙后代踔厉奋发,开创美好未来。”《红松村志》执行主编王贵桃说道。
红松村属于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抗旱任务繁重。《红松村志》详细记载了红松干群战天斗地兴修水利的豪情壮志。“以前条件艰苦,挖塘、清淤、修渠、平田全靠人力,挖的挖、挑的挑、抬的抬,顶着星星出工,还经常挑灯夜战。但再苦再累,大家团结一致、意志坚定,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联盟水库、许家水库、丛塘水库等大大小小的水库就是这样挖出来、挑出来的。”水利大会战的场景,傅中武至今历历在目。
如今,红松村早已告别了“七天不雨小旱,半月不雨大旱”的历史,随着淳南翻水站的兴建、高标准农田的实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的推行,农田水利走上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道路。“但老一辈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傅中武坚定地说道。
在红松村乡贤、南京红宝丽集团创始人芮敬功看来,企业之所以能从小作坊起步,发展成为上市公司,是家乡的土地给予了精神滋养,老一辈拼搏实干、创业守业的精神,始终是他前行的动力。“通过村志,我们看到了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美好,它也将过去和现在、老一辈和新一代紧密联系在一起,必将激励和见证红松人更加坚定地走在发展的道路上。”《红松村志》发行现场,芮敬功的一席话,引发了村民们的共鸣。
“村志是村庄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村民共同的记忆,要全面开展村志编纂工作。”东坝街道党工委书记孔和云号召各村级组织通过修志、读志、用志涵养人文精神,汲取奋进力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据介绍,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挖掘镇村史志资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铸魂”,高淳区明确,至2025年末,全区镇(街道)志书编纂覆盖面达100%,实现区域全覆盖;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以及省政府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到2025年末要实现应编尽编;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循序渐进开展志书编纂工作;支持列入省政府公布的传统村落、自然村落名录的村,因地制宜开展志书编纂工作。
通讯员:韦东宁、高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