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初中网 > 格尔木市 > 正文

青海省格尔木市满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需求采访纪行

2023/8/4 10:07:06 点击:

11月11日,青海省格尔木市江源路小学学生在科学探究室探究科技的秘密。本报记者(张学军摄)

从西宁出发,火车一路西行,进入格尔木时已近北京时间早上7点。黑夜依然笼罩着高原,远方工业区璀璨的灯火已跃动在天际线上,彰显着这座新兴城市的蓬勃生机。

格尔木,这颗高原明珠,青藏高原上的经济、交通重镇,自1954年建政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青藏高原上继西宁、拉萨后的第三大城市。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格尔木拥有众多的生态移民和流动人口,当地人戏称此为“客大于主”。如何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育布局,满足生态移民和流动人口的教育需求,这对格尔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前骑马3天才到家,如今步行10分钟

坐在长江源民族学校宽敞暖和的会议室内,藏语教师俄智平静地回忆着自己带着学生骑了三天三夜的马,在大雪和野兽“陪伴”下,最后把学生安全送到家的经历。

那是十几年前的往事了。俄智当时在海拔4800米的沱沱河畔的唐古拉山乡学校教书,学校几十名学生都是牧民的孩子,每到长假,俄智就要护送学生回到百公里之外的父母身边。茫茫草原上,俄智骑着马,学生坐在后面紧紧搂着他的腰。天黑了,他们裹着藏袍升起篝火,听着远方的狼嚎入睡。

“这是每个老师都曾经历过的事。那时我们一定要把孩子亲手交到家长手里,才能往回赶。”俄智说。如今已是长江源民族学校总务处主任的他,再也不用送学生回家了。

这并不是因为他“升官”当了领导。2006年,青海省作出了关于三江源地区退牧还草的总体安排,唐古拉山乡学校随之整体搬迁到400多公里外的格尔木市南郊,并更名为长江源民族学校,俄智和20多名同事以及100多名学生,全都来到了新学校。俄智说:“学校对面就是长江源生态移民村。当时搬过来的100多户藏族牧民都住在这里。学生们步行回家,十分钟就到了,再也不用骑马走草原了。”

格尔木市教育局副局长张瑞国说:“现在,长江源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这对于千百年来世世代代以游牧为生的牧民家庭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要知道以前在牧区,由于受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牧民对教育并不重视,学龄儿童辍学时有发生。而每年的五六月,是青藏高原挖冬虫夏草的季节。许多家长来到学校,要求带走子女挖虫草。这些学生多半会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不能在校学习。“教育水平发展滞后也是造成上学对牧民家庭吸引力不强的重要原因。”长江源民族学校校长商惜梅说。以前的唐古拉山乡学校只有几间砖木搭起来的屋子,硬件设施极其落后,师资队伍也严重滞后,俄智说:“有的老师从头到尾念一遍课文,教几个生字就算交差。”

搬迁后,格尔木市政府对这所来自长江源头的小学极为照顾。学校总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校舍面积4401平方米,从电教室、音乐厅到标准化体育场,一应俱全。在校生人数也大幅增加,现在有6个年级12个班456名学生。针对教师年龄相对老化、观念落后的现实,学校又和政府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一系列师德建设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

这种“投资”已初见成效。记者在这里遇到了读五年级的小男孩昂扎才加和他的两个同学大白玛拉毛、永旦桑毛,3个小孩子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机灵活泼,在陌生人面前落落大方。

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都一个样

在布局调整过程中,学校标准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几乎每所学校的硬件设施都像长江源民族学校一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得知采访组到来,刚刚荣升市政协副主席的教育局原局长王清亮特意前来,兴致勃勃地带着大家参观学校,“农村学校、城市学校你们随便挑,想去哪所去哪所,我保证所有的学校都一样,不同的只是学校距离的远近!”

建于1968年的格尔木八中是所农村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周边农场租地耕作的外来人员家庭。学校原隶属于格尔木农场管理,后归属省农垦局,属于企业办学,办学条件一直较差,70多名孩子挤在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教室上课。校园里是沙土地面,学生课间活动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取暖靠土火炉,孩子们被熏得像挖煤的小矿工,脸都黑黑的。校长樊兴刚拿来几张老照片说:“这是我们以前办重大活动时的照片,你看里面的桌椅,都是凑出来的。”记者仔细一看,桌椅高低不齐,油漆也掉了大半,但这已是学校当时能凑出来的最好的几套桌椅!

然而,自2008年移交到格尔木市政府管理,学校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年时间,学校新建了3栋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教学楼,拥有塑胶跑道的体育场也修起来了,校园地面也全部硬化。学校新建了200平方米的锅炉房,供暖覆盖全校,学校里再也看不见“小矿工”了。

王清亮说:“格尔木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小学教学综合楼、城乡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购置、饮水安全等一系列教育项目。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育大变样的背后,是格尔木在教育上投入的逐年增加,仅在2010年,教育经费支出就占到市级财政支出的19.7%。当年,格尔木教育基本建设共实施新建幼儿园、校舍安全工程等30个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近6亿元。

投巨资专为流动人口建高标准学校

格尔木市区常住人口21万,外来人口占一半以上,“格尔木在整合教育资源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外来人口的需求。”张瑞国说。

温州人朱陈毅就是这方面的受益者。儿子在老家长大后,思子心切的朱陈毅动了把儿子接到格尔木的念头,不料却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朱陈毅笑着说:“老辈人的印象里,西部的教育怎能跟浙江比。”不过,朱陈毅却心中有谱。在准备把儿子接来之前,他已经对格尔木的学校进行了充分的考察。“我跟校长们谈,跟老师们谈,尤其是跟有子女在格尔木上学的同乡们谈。他们的意见都很一致,格尔木的学校有水平,有实力把孩子教好。”朱陈毅最终还是把孩子接了过来,送进了市江源路小学。

江源路小学是2006年秋季投入使用的小学。学校建设之初就定位于为流动人口子女服务,如今学校28个班的1500余名学生,55%属于流动人口子女。校长侯学峰介绍:“本市学生和外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教师对学生也一视同仁。”

曾有一次,奶奶担心小孙子的学业,特意从温州跑来看望,结果刚跟孙子见面,老师就打来电话,说她小孙子最近作业潦草,要她多加敦促。这让老人感慨万分,心中一块石头骤然落地,在格尔木呆了几天就回了温州。

格尔木市三角金北社区属于流动人口聚居区,社区条件落后,然而就在灰色的砖瓦平房之中,却有一座堪称“豪华”的公办昆仑幼儿园。这所总投资3058万元的幼儿园硬件设施一流,师资力量雄厚,园长侯玉清说:“幼儿园1000多名孩子几乎全部是来格尔木务工的民族群众子女。”应有尽有的玩具,丰富营养的伙食,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让孩子们在花园般的校园里玩耍学习。

“十一五”以来,格尔木集中财力,投入大量资金对部分学校进行整合,并在人口密集区和流动人口聚居区域新建、改扩建25所学校,解决了11053名流动人口子女的上学问题,占全市学生数的30.2%。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高淳东坝:振兴乡村留住乡愁南京市高淳区第三部村志《红松村志》编纂发行
教育部举行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及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发布会
遂理帮扶情由“输血式”走向“造血式”
最新图文
彭阳:打造全民健身幸福高地
平罗:掀起足球热潮尽显体育魅力
青年科技干部青海基层行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