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初中网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 正文

胡山:用奋斗演绎精彩人生用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2023/8/12 1:28:06 点击:

她曾是学刺绣时被奶奶批评的小姑娘,也是如今获得“新疆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最美绣娘;她曾是卖掉嫁妆换取创业资金的下岗工人,也是现今将民族刺绣产品远销国外、带领木垒县少数民族妇女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她打通了通向世界的销售渠道,拥有400多个销售点;她将木垒民族特色手工艺品打上了“中国制造”的商标,销往全世界。她就是新疆木垒县哈依娜尔民族手工艺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赛开尔·胡山。

民族刺绣,让她赚取创业第一桶金

7月11日,笔者来到木垒县哈萨克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园见到了赛开尔·胡山,她带着笔者参观刺绣作品展厅,介绍公司生产的壁挂、花毡、手包、挎包等刺绣产品。

谈起如何与刺绣结缘的?赛开尔·胡山告诉笔者,1968年,她出生于奇台县五马场乡的一个普通家庭,5岁时跟着奶奶学刺绣。那时的她贪玩任性,但拗不过奶奶的坚持还是学了下去。1984年,初中毕业的她因为要扛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无奈放弃了学业。1990年,木垒县毛纺厂招聘工人,她通过考试成为一名绣花工。在工作中,赛开尔·胡山结识了现在的丈夫杰恩斯包·达坎,不久后结婚并迎来了新生命。

1994年,由于毛纺厂经济效益不景气,夫妻俩双双被列入了下岗名单。要养活孩子,但没有工作,怎么办?夫妻俩商量后决定自谋出路,赛开尔·胡山会刺绣,杰恩斯包·达坎会做银饰,手艺在手不怕没出路。为了凑够创业启动资金,赛开尔·胡山将结婚时妈妈和奶奶给她制作的床单、窗帘、褥子等嫁妆的布料裁成马甲,在马甲上绣上精美图案,拿着到牧民家中推销。赛开尔·胡山回忆说:“马甲卖完以后挣了700元,我和丈夫都高兴坏了,每天都要把钱拿出来数三四遍。”

看到希望的赛开尔·胡山认准了刺绣致富这条路。1994年,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夫妻俩卖掉了自家的房子,并找了几名刺绣技术好的姐妹一起制作马甲、靠枕等刺绣产品。从1994年到1997年,赛开尔·胡山靠卖刺绣产品,3年就挣了3万元。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产量提高,1997年,赛开尔·胡山和丈夫来到了哈萨克族群众较多的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开办工厂。她负责带着妇女制作民族刺绣产品,丈夫则带着工人制作马鞍及银饰。赛开尔·胡山带着手工制作的民族服饰参加了阿勒泰地区举办的服装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

2000年,赛开尔·胡山将阿勒泰的生意交给丈夫,自己回到了木垒县培训当地妇女学习民族刺绣,并收购她们制作的产品。2002年,为扩大市场,赛开尔·胡山在乌鲁木齐市碾子沟开办了哈萨克刺绣产品批发部,她还拿出20万元,在创办了乌鲁木齐市阿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短短几年就培养了300多名刺绣、烹饪、裁剪等专业技术人才。

开办公司,让民族刺绣品走出国门

2006年6月,赛开尔·胡山回到木垒县,在县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木垒县哈依娜尔民族手工艺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赛开尔·胡山告诉笔者,“哈依娜尔”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是不停向前,这也是她和老公创业的初心。

2006年12月,在木垒县领导的带领下,赛开尔·胡山第一次走出国门前往哈萨克斯坦参加展销会,并成功拿到了100多万元的订单。自此,赛开尔·胡山的生意不断向国外延伸,并多次与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等国外商签订合同,为木垒县哈萨克族刺绣产品走出了国门开辟了新的途径。

2008年,在大石头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赛开尔·胡山在木垒县大石头乡大石头村成立了乔克巴尔塔斯民族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的房屋改建为集生产厂房、产品展厅、培训基地为一体的民族刺绣示范园区,培训当地妇女学习刺绣技能,培训人数达到1000人次。在合作社和生产示范基地安排了320名农牧民就业,当年合作社的产值就达到了187万元。

几年来,赛开尔·胡山始终把刺绣技能培训摆在企业发展壮大的首要位置,注重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2007年以来,她多次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到内地考察学习,参加浙江、云南、贵州等地举办的少数民族工艺技术赛事活动,经常到自治区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工艺美术班接受培训,专门聘请专家学者和高级技师到公司开展培训,先后举办民族刺绣专题培训班58期,培训农牧民2800多人次,培训出240名刺绣骨干,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为哈萨克族群众创业就业制造了条件。

她不仅传承传统手工艺,还要结合时代创造新产品。2009年,赛开尔·胡山创作了“哈萨克骏马”“木垒胡杨”“沙漠骆驼”等绣品,屡次在全国民族刺绣作品展示大赛中获奖。在赛开尔·胡山的引导下,木垒县哈萨克族绣娘不断开拓创新,在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加入时尚元素及精细的刺绣技艺,以热门的风景、人物等图案为素材,将哈萨克族刺绣的针法与苏绣相融合,创造出“胡杨绣”这一独具木垒地域与民族特色的绣法,使当地的刺绣产品从原来的家庭使用类向纪念观赏类发展。

2010年,随着刺绣产业的蓬勃发展,木垒县新建了自治区级刺绣产业园区示范基地,赛开尔·胡山也将公司搬到了这里。随着订单不断增加,仅靠人工刺绣已无法满足国外订单的需求,赛开尔·胡山在木垒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购进了5台“三合一”大型电脑绣花机、30台盘花机。现在,赛开尔·胡山的生产车间里已有8台电脑绣花机,平均日产各类产品300余件。赛开尔·胡山告诉笔者,少数民族妇女祖祖辈辈都有刺绣的传统,但绣品仅供自家使用。如今,在她的带领下,已经有6000多名各族妇女以刺绣为职业,其中绝大多数持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研发新产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2017年,为增加产品种类、开拓销售市场,赛开尔·胡山萌生了制作古法香皂的想法。传统的哈萨克族土皂形状奇特,颜色和味道不太受现今消费者的喜爱,她找到制作土皂技艺的传承人,对土皂生产的原材料、制作方法进行收集整理,经过精心研制,反复试验,制作出了全新的纯天然古法香皂。她不仅改变了传统土皂的颜色和味道,还研制了6种不同功效的香皂。

赛开尔·胡山家所在的木垒县大石头乡朱散得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地处偏远。那里的哈萨克族妇女多以放牧为生,收入微薄。为帮助村民摆脱贫困,让更多的妇女靠手艺增收致富,2017年10月,赛开尔·胡山在朱散得村创建了哈萨克民族传统天然绿色手工皂加工基地,规范了产品生产流程,吸纳2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人均年收入增至2万元。赛开尔·胡山还邀请老师为员工进行每天两小时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技术培训。她在木垒县8个乡镇增设了加工点,为1400多名农牧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

赛开尔·胡山为纯天然古法香皂注册了“穆乡纯皂”“丝路缘”品牌商标。为提高产品知名度,赛开尔·胡山将部分产品赠送给消费者试用,公司对400多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达94%。现已有两家电商网络平台与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同40多家产品代理商达成意向性协议,在木垒、奇台、巴里坤等地有400多家销售点进行销售。

7月11日,笔者走进朱散得村哈萨克民族传统天然绿色手工皂加工基地看到,20多名工人正在包装香皂。赛开尔·胡山介绍说:“目前制作的是伊犁的订单,他们定了1万个香皂,现已完成9000个,很快就可以打包发货了。”

牧民巴合旦是朱散得村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里共四口人,丈夫在山上放牧,她来到基地上班,一个月能有2000元的收入。巴合旦说:“我在这里干了3年多了。以前在家里带孩子没有收入,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有时间照顾孩子,感谢赛开尔大姐给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朱散得村的塔塔尔族妇女帕孜热·沙迪克家里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需要照顾,她的3个孩子都在上学,丈夫常年在外地打工。赛开尔·胡山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将她招进了公司,经过培训,帕孜热·沙迪克很快适应了工作。她说:“赛开尔·胡山是我人生中的贵人,不仅给我提供了工作岗位增加收入,还让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真的特别感谢她。”

多年来,赛开尔·胡山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创业增收,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时期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2019年,她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进步奖。

在赛开尔·胡山公司的刺绣品展厅里,一个柜子上整齐地摆放着这些年她获得的各项荣誉证书。2010年,赛开尔·胡山获得联合国—西班牙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证书;2011年,她获得自治州“十大庭州美绣娘”荣誉称号;2013年,她在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上荣获金奖;2014年,她创作的“刺绣·挎包系列”获得“2014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同年被自治区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如今,赛开尔·胡山再也不用背着产品挨家挨户地去推销了,她公司的产品在国内外供不应求。赛开尔·胡山说:“以前,我不愿意学刺绣,但是奶奶告诉我,刺绣会是我以后吃饭的手艺,我现在才真正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意义。我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离不开乡亲们的帮助,我要将民族刺绣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少数民族妇女创业致富,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王硕)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记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教师赵洪涛
常州多所民办学校发布招生简章
珲春市中小学新生报名时间确定
最新图文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物阜民丰看今朝
观山湖区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72周年暨建队日主题活动在区第十中学举行
南明区各中学开学典礼各有各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