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初中网 > 吴忠市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23万人的命运转折

2023/9/14 14:53:21 点击:

来源时间为:2023-05-16

退伍季丨驻守八年,告别天边的家

吴忠市

退伍季丨百名退役老兵含泪告别军营

吴忠市

川藏线突发泥石流武警官兵冒雨抢通道路

强军新征程跑出加速度丨天降奇兵

大型装备亮相武警官兵跨昼夜水上救援演练

军事酷图

photos

吴忠市

中国海军第43批护航编队访问科特迪瓦

吴忠市

一周军事图片精选丨夜训下的光影大片,神秘又震撼

吴忠市

绝美!这是一组军营摄影师镜头下的星空

吴忠市

中国海军再从苏丹撤离493人其中外国国籍人员221人

吴忠市

我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出色完成“猛虎-2023”演习

军网理论

“善假于物”的成事之道

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思想政治根基

吴忠市

党建论坛丨推动机关党建迈向更高水平

2020年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23万人的命运转折——我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的脱贫密码

来源:新华网作者:王磊、何晨阳、靳赫责任编辑:于海洋

2020-07-2715:38:40

-

吴忠市

23万人的命运转折——我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的脱贫密码

新华社记者王磊、何晨阳、靳赫

吴忠市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一角(6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吴忠市

罗宗清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康庄村的新家前展示以前老房子的照片(2019年7月24日摄)。他家于2001年从中卫市海原县搬迁到这里。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吴忠市

这是位于罗山脚下的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一角(6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吴忠市

拼版照片:上图为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移民旧址已逐渐被绿色覆盖;下图为戈壁荒滩上建起的红寺堡移民新村(2018年9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22年前,这里是一张人迹罕至的“白纸”,风吹石头跑、天上无飞鸟;如今,这里是一幅安居乐业的画卷,绿染荒原千里秀、洗尽贫寒满目新。

自1998年起,在素有“贫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难以就地脱贫的部分群众,怀揣着对新生活的向往迁往地势相对平坦的宁夏吴忠市红寺堡。随着23万余人陆续迁入,红寺堡,这片罗山脚下的土地也由昔日的荒原,渐成我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

从贫困发生率超过三成,到如今的0.76%;从被视为宁夏脱贫攻坚硬骨头中的硬骨头,到今年3月退出贫困县序列;从迁入时仅有一口铁锅和破旧铺盖,到现在开汽车、住新房……移民的日子翻天覆地,新家的变化日新月异。

从苦涩荒原到幸福绿洲,这片土地沧桑巨变的奥秘何在?

吴忠市

这是位于红寺堡境内的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泵站输水管道(2009年1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吴忠市

工人在宁夏红寺堡区百瑞源原生态枸杞种植基地采摘头茬枸杞(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在年平均蒸发量2000多毫米而降水量仅为一两百毫米的红寺堡,水是稀缺的。借助一级级泵站,奔腾的黄河水被抬升了300多米流向荒原,从此旱地变水田。但对种惯了旱地的移民来说,水田却成了在这里立足时最大的挑战。

“头回面对水浇地,既喜又愁。通过农技人员讲解,我们才知道,种水田,春季耕地时遇大风很容易风干,种子不好发芽。”红寺堡区大河乡开元村村民禹万喜说,要不是每年一轮轮的农业技术培训,他做梦也不敢想能靠种地致富。

在西海固老家时,禹万喜不喜种地,就爱养羊、贩粮,邻里乡亲都说他“不安分”。但老家交通条件差,他“折腾”多年也没起色。听说红寺堡移民开发,禹万喜报名成了首批移民。搬迁当天,父亲从村口折下一根柳枝交给他:“娃娃,你去了把这柳枝栽上,树活了,人就能活下去;如果树活不了,你就回来。”

如今,羸弱的柳枝长成大树,禹万喜在地里“种”出了车子和楼房。

幸福生活的“甜度”,关键看收入。

柳泉乡柳泉村村民赵小梅因丈夫患病不能干重活,一人挑起生活重担。“在老家,靠几亩薄田,使出浑身力气也只能把肚子填饱。来到这儿,路好水好地也好,只要多吃苦,生活就真能甜。”赵小梅说。

除了自家3亩玉米地,她一年能在“别人家”地里忙9个月。2月在枸杞地里打杂,3月、4月修剪葡萄藤,6月开始采摘枸杞,7月、8月采摘黄花菜,9月左右收葡萄,10月、11月收萝卜……“不得闲”的赵小梅,去年底终于脱贫了。

赵小梅的增收路,折射出红寺堡的产业选择逻辑。6000余亩“长美”白萝卜、5.6万亩枸杞、8.02万亩黄花菜、近10万亩酿酒葡萄……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优先选择能错峰用工的产业,争取让村民全年无闲。

“目前我们九成以上的建档立卡户都有增收产业,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移民之初的不足500元,增至去年底的9825元,其中特色产业收入超过40%。”红寺堡区委书记丁建成说,大力发展适宜本地的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

命运,在书本里改写

红寺堡移民群众在宁夏中宁县玺赞生态枸杞

吴忠市

庄园采摘枸杞(2018年10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吴忠市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马渠生态移民区的农民在萝卜地里劳作(2019年9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1999年6月,13岁的我在老家刚上初一就辍学了,不是因为不喜欢上学,而是在老家上学的路太苦了,要翻越几个山头才能到学校。”红寺堡区干部马兴龙回忆说,辍学后的那个夏天,他随父母搬到红寺堡,家门口的学校让他重新燃起对读书的渴望。他成了红寺堡首批初中生、首批高中生,那届300余名高中生近半数考入大学

幸福生活的“厚度”,取决于重视教育的程度。

作为移民区,红寺堡的贫困学生多。为了让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有学上,当地用好国家、自治区和社会各界助学措施:高中、中职、高职、大学本科等阶段的建档立卡户学生,以及非建档立卡户二本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每人每年可获得1000元至7000元不等的资助;对贫困程度较深的马渠生态移民区,筹措专款免除幼儿园保教费,补助幼儿生活费……不仅如此,2017年红寺堡在宁夏率先设立教育扶贫基金,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筹措不少于1000万元,对贫困学生进行常态化资助。

每个被教育改变命运的农村孩子背后,都有一批乡村好老师。可乡村学校凭啥留住好老师?凭待遇,凭关爱。

按照学校离城市远近、艰苦程度,核定农村教师补贴,最近的人均每月可享受260元补贴,最远的可享受860元;每年为45岁以上的教师免费体检一次……大力度的倾斜政策,让教师队伍扎下了根。靠着扎根乡村的名师指路,红寺堡区高考一、二本上线率连续多年在西海固九县区中名列前茅;中考、高考成绩位于吴忠市前列。

升学率的提高,是更多农村孩子命运的改写,是一个个贫困家庭的“脱胎换骨”。

村民马忠莲的家在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红川村,推开家门,干净整洁的地板、时尚的水晶灯和新款沙发,充满着都市气息。

“这些都是大闺女去年大学毕业后用工资‘攒’下的。”没念过一天书的马忠莲有些羞涩地说,以前还曾因女儿放学只顾写作业不去喂牛而呵斥过她,如今“苦日子熬出头了”。

“红川村的大学生,不仅是全村摘穷帽的底气所在,更是红火日子的保障。”红川村驻村第一书记杨虎说,全村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自主管理凝力担当绵阳市塔水初中召开学生会开学工作会
走进乡村看小康丨湖北大悟:甜蜜小板栗增收大产业
赤诚丹心育桃李,粉笔无言谱春秋
最新图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23万人的命运转折
南溪区仙临初中举行2023年秋期开学典礼
海口160條公交線路護航考生出行考生刷卡即可免費乘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