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随着中国越来越重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拥有“一技之长”的高级蓝领工人获得更高薪水和社会认可,踏上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
在贵州省长顺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5G智能终端手机维修专业培训班实操课堂上,同学们手持烙铁、热风枪小心翼翼地把芯片固定好,并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开始了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学习。他们未来可能是华为、小米等等通信领域领军企业员工,正式工作月薪普遍过万。
2020年,抓住北京邮电大学结对帮扶的机遇,长顺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通信技术(5G智能终端维修方向)”专业,并紧贴就业市场,与华为等企业签订协议,订单式培养高级蓝领,促进学生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转变。该专业于同年6月开始招生,最终招收4个班198名学生。
“教育扶贫能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将来的发展问题,我们觉得在教育上的投入是非常值得的。”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长顺县副县长齐亮亮介绍道。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用好北邮校企资源,在长顺职校扩大5G培训班的试用范围,希望长顺职校培养的学生在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他补充说到。
17岁的叶文杰是学校5G智能终端手机维修专业培训班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他告诉记者,最开始来到这里的时候内心是迷茫的,不知道以后干什么,但是来到这里一年后,对这个专业了解更多了,也看清楚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下去了。
叶文杰对手机维修非常感兴趣,从小就喜欢拆卸家里用坏的手机。怀着电子通讯“工程师”的梦想,如今他和其余52名同学一起在北京华为高级维修中心参加实训。
通过在校学习,他对职业道德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知道各种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怎样测量判断好坏,有能力拆解和焊接元器件,处理硬件和软件的安装。
“在一开始,我其实是很笨的,笨到连一个电阻都焊接不了,手也在抖。通过不断的尝试,当第一次完美的焊接好元器件时,我发自内心的高兴。”叶文杰告诉记者,他未来的工作方向是维修工程师,想要积累资金后自己当店长,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过得更好,也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据长顺县中等职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冯晓海介绍,2019年正处于脱贫攻坚时期,该校采用对每一个学生都不放弃的策略,走访并劝说已经毕业的学生与没有初中毕业就辍学的学生到学校参加培训学习。
“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冯晓海说,中职学生的理论文化有些薄弱,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强,拥有一技之长就能养家糊口。
据介绍,该专业学费1510元/年,学生在校有2000元/年的生活补助,住校是免费的,床上用品也是学校准备好的。针对贫困学生学费减免至610元/年,生活补助3000元/年。
“目前我们在北京轮训的部分同学已经拿到了4300多的薪资待遇。在这期间可以看出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不见得比大专的学生差。”冯晓海补充说到。
为把该专业课程做大、做强,北邮投入了200万帮扶资金建设学校展厅、5G专业实训室、智能家居实训室等。此外,北邮还为该专业定制教材、开展师资队伍培训。
目前,长顺县中等职业学校有3000余名学生,开设有汽车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护理、幼儿保育、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应急管理与减灾技术(政府专职消防员)、通信技术(华为5G智能终端维修技术)等专业,并与汽车维修厂、机械加工企业以及医院有着紧密合作。
“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供需对接、资源转化、价值交换和利益共享。”冯晓海表示,随着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我们的国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职业教育将为乡土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发挥关键作用。
26岁的柏华润2015年毕业于长顺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如今是县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一名护士。
柏华润的老家在距离县城1小时车程的板丛村,以前上小学、初中都是走路去镇里,一走就是40分钟。她告诉记者,上职校学习之前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可以说是懵懂和迷茫的,不知道将来干什么。进入学校后逐渐树立起人生目标,培养起职业操守,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有一技之长,有了立身之本,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柏华润的老公也是一名医生,小两口在县城买了房,还有一个可爱的宝宝。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4月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我国将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记者杨军陈美玲编译赵妍迪)
原文见8月17日中国日报7版英文链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108/17/WS611b120ea310efa1bd6693bc.html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