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初中网 > 同安区 > 正文

省一级达标高中厦门市同安实验中学科学城校区今秋将开学

日期:2023/7/5 22:28:01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7-03

在美丽的环东海域之畔,一所“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新型中学——厦门市同安实验中学科学城校区即将开班办学。这所新校将作为省一级达标高中、百年老校厦门市同安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同安实验中学)新校区,在开办之初便能共享百年老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管理。据悉,这所中学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它的“底气”是什么?本报记者为您揭秘。

高起点规划

地处厦门科学城环东片区核心周边形成“三路两铁”交通网络

同安实验中学科学城校区位于厦门科学城环东海域片区的核心区域,办学规模为高中42班,可提供2100个学位。该项目总用地面积3709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774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普通教学楼、专业教学楼、综合行政楼、学生宿舍楼、食堂体育馆、合班教室、地下室停车场、室外跑道、篮排球场以及校内绿化等配套工程。

作为同安新城优质教育配套,同安实验中学科学城校区在更高起点上做好项目规划设计,尤其在区位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学校不仅位于厦门科学城核心区,周边更是形成“三路两铁”交通网络,即比邻同集中路、滨海西大道、海翔大道三条交通大动脉,且学校边上官浔站就是地铁4号线和地铁6号线交叉站点,无论是进岛还是往来岛外其他行政区,都非常便捷。

高标准建设

多元化教育空间设计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好硬件

校园建筑空间和学生活动环境的科学设计,是学生潜能开发和全面发展的硬件基础。记者从同安实验中学科学城校区设计单位了解到,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质量,学校设计之初,不单单从功能角度出发,更多重视建筑元素之间的组合关系,从功能、流线和空间三个方面共同营造适合时代需求的教育建筑。所以,该校在设计上除了体现教育功能和人文气息,更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上将“智能化”“个性化”“协同化”发展考虑其中。

据悉,学校地上共由三个部分组成,东侧为教学区,设计有3栋普通教学综合楼、2栋专业教学综合楼、1栋艺术行政楼;西北侧为生活区和体育馆,生活区设计有1栋宿舍楼,底层和2层为食堂,3层到13层为学生宿舍楼;西南侧为室外运动区。同安实验中学科学城校区校长陈长兴介绍,利用平台和廊道相连接,学校教学区与运动区、生活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达到空间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值得一提的是,同安实验中学科学城校区的宿舍采用四人间设计,房间内的物品储藏、学习课桌区、床位区和卫生间都考虑洁污分开,动静分区、功能合理、流线清晰。此外,宿舍楼的每一层都设计有学生交流区,让宿舍不仅是单调的休息场所,更是学生互动交流的生活场所,全力为学生打造具有人文情怀的校园生活区。

高质量办学

与百年老校一脉相承共享“硬核”师资力量

同安实验中学至今已有133年的办学历史,前身为创办于1890年的“启悟轩”,1952年改名为同安第三中学,2002年更名为厦门市启悟中学,2019年改为现名。

同安实验中学2010年获评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同安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同安实验中学新老两个校区将实行一校两址、一套领导班子、一支教师队伍、一体化办学,也就是说,新校区在开办之初,便注入同安实验中学优质教育资源。

百年教育沉淀,让同安实验中学锻造了精锐的教育队伍。据统计,同安实验中学现有福建省中学名校长1人、福建省名校长培养对象1人、福建省骨干校长2人、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3人、福建省高层次C类人才1人、厦门市高层次C类人才4人、福建省学科带头人1人、厦门市卓越教师培养对象1人、厦门市专家型教师3人、厦门市学科带头人29人、厦门市骨干教师98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

据悉,目前厦门岛外仅有两名中学福建省名校长,该校校长陈长兴便是其中一位。陈长兴还是福建省骨干校长、厦门市高层次C类人才、厦门市一级校长,也是闽南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福建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在他的带领下,同安实验中学近几年来教育教学成绩不断取得新突破。

高品位育人

以“科技创新”为办学特色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未有厦门,先有同安,同安是厦门文脉的发源地。而作为百年名校,又是同安首个被冠之“实验”的中学,同安实验中学长期以来承担着教育教学实验任务。对于新校区的发展规划,陈长兴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实验”理念,以现代化管理和先进的教学模式建设精品课程,将“科技创新”作为新校区的办学特色。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同安实验中学科学城校区将依托位居北宋科学巨匠苏颂故里、比邻厦门科学城的地理和资源优势,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模式,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特色课程。

“请进来”,即邀请厦门科学城科技人才走进校园,参与学校科创课程、科创实验室、科创课堂等建设,让校园课程真正与社会发展对接起来;“走出去”即打造“社会课堂”,让学生走进厦门科学城,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厦门晚报记者颜梅丽通讯员陈颖)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