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0-12-03
“家门口”的扶贫车间。
滨江扶贫干部走访调研。
转眼间,徐建刚在丹寨已经忙了3年。
这3年,也恰是杭州滨江跟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全面深化的3年。
3年间,两地领导数次互访、商议年度计划,在“真金白银”的帮扶外,滨江更是推动了两地干部、教师、医生队伍的深度交融,从理念到“人才基建”,全方位助力丹寨脱贫。
在此背景下,“土生土长”的滨江干部徐建刚来到丹寨,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
“到了丹寨,跟这里的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后,我们本着‘按丹寨所需,尽滨江所能’的原则,总结出了一套‘扶理念、强产业、补短板、惠民生’的总体扶贫策略。”
以此策略为引领,滨江从产业发展、劳务帮扶、民生项目、教育医疗、社会援助和党建引领等方面,展开了对丹寨的全面脱贫攻坚。
2020年11月23日,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就是其中的一员。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持久战中,丹寨于去年4月24日打了胜仗,退出贫困县序列。
然而“脱贫不脱政策”,滨江的“徐建刚们”,仍在一线坚守。
送“技”出山,送“岗”到家提升百姓幸福感
发展劳务产业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脱贫攻坚实效的重大举措。但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技能不强的问题仍是丹寨人民脱贫致富路上“拦路虎”。
怎么破?
13次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4000多个……三年来,除直接助力丹寨的劳务输出之外,滨江的心思,更多地花在“扶技”“扶智”上。
“整合滨江企业资源,我们为丹寨的年轻人开设了花都美容美发班和宇视实训班。”滨江挂职干部、现任丹寨扶贫办副主任徐赟介绍,前者的学员学成后既可以留在杭州,也可以“回乡一人,带动一方”;而后者,则是根据滨江区的产业特色对劳务人员进行定向培养。
目前,滨江为丹寨组织开展的贫困人口培训17期,累积培训636人,其中,486人实现成功就业。
37岁的满益雄就是通过“扶技”走上脱贫致富路的获益者。
由于家中贫困,他16岁便外出务工,满是老茧的双手记录着他这段“有上顿没下顿”的过往。
“村支书问我想不想去杭州学理发,免费还有补贴。”满益雄说,想想年迈患病的母亲、刚上初中的孩子,“我的年纪不算小了,但有机会学手艺,就不能放弃。”
从花都“锦程扬帆班”学成后,去年8月,满益雄回乡在金钟社区的门口开了一家名叫“名剪堂”的理发店,“现在一天能赚三四百块,还能留在家里陪着家人。”
金钟社区是丹寨县高山、深山移民搬迁户的主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如何让农户“搬得出”“稳得住”“可致富”,是易地搬迁的难点。
为此,滨江区在丹寨县投建了不少“家门口”的扶贫车间。
61岁的王娜下勒是蜡染车间的员工,曾经,山上几亩水田的收成就是全家一年的生活来源,“如今,每月保底工资1800元,加上计件提成,两千多的收入不成问题。”
洗涤车间的蔡金春说,“下班迟了,儿女们还能在滨江援建的‘4点半学堂’里,打篮球、画画、念古诗……生活真的变化太大了。”
家家有水喝,喝上放心水解决村民饮水难
饮水工程关乎百姓民生,近年来,丹寨陆续解决了引水问题,但在相对落后的南皋乡,直到去年,用上放心的自来水还是件颇有难度的事情。
怎么给乡里建一座水厂,让肖启益惦记了10年。
肖启益曾经是南皋乡的乡干部,后调任到丹寨县水利局,“南皋乡的饮水问题,实际就是旧时丹寨的一个缩影。”他介绍说,当地饮用水源以山泉水为主,“村里人找到一个山泉的泉眼,插一根橡胶管进去,然后把管子一路接到村里,这样的引水工程不但简陋,季节性枯水也困扰着乡民。”
丹寨的丰水期雨量充沛,但河道水质达不到饮用水源标准,每到11月、12月枯水期来临,山泉逐渐干涸,供水就很困难。
2008年,南皋乡政府就开始多方着力,谋划自来水厂建设。群众工作一早展开,乡里也不缺基础管网,厂要建起来,差的就是一个“钱”字。
2018年,滨江的资金来了。
“滨江出资582万,县里自筹89万,尽管期间受天气影响还耽搁了几个月,但水厂还是在第二年就验收完成了。”肖启益说,滨江援助的钱还有结余,目前,退回的钱已调剂给其他项目使用。
眼下,日处理量达2千吨的南皋水厂,已在为乡里4个村约4500名村民稳定供水。
盼了十年终成真,肖启益十分欣慰,“其实从供水能力上,南皋水厂是足够覆盖8个村的,但毕竟用山泉水不用缴水费。自来水收费这道坎,有些村的老百姓理念上还是过不去。相信日子长了,看到其他村用了自来水的好处,大家会慢慢改观。”
据统计,3年里,滨江在丹寨饮水工程上的总投资额度超1500万元,建成集中供水厂2座,铺设管网517千米,保障了2.35万人的安全饮水。
党建有阵地,群众有园地滨江各界齐发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靠的是党建引领、党建先行。
2018年之前,丹寨许多贫困村的村委,都没有固定的党群活动场所。
“有些村,谁当村支书,就把村委会的牌子挂到谁家门口。村里要开会,人全挤在小会议室,小会议室挤不下了就站到院子里……”丹寨县龙泉镇团委书记、党建办负责人杨明婧对当时的景象记忆犹新,“很多村的党支部书记都在叹气,受场地限制,群众没了归属感,党员也缺凝聚力,很多事推不动……”
如今,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低保、新农合业务,享受“一站式”服务,同时,崭新的党员活动室也保证了活动场所,而中心门前的“院坝”里还设有篮球场地、健身器材,方便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有了暖心阵地,村里的党员、群众,有事没事都来坐坐,参与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大幅提升。”杨明婧说。
帮扶丹寨脱贫致富奔小康,更凝结了滨江社会各界的力量。
据了解,服务于龙泉镇的5个深度贫困村的党群(便民)服务中心,是2018年滨江6家企业合力援助180万元,加上镇里自筹的80万建立起来的,截至目前,滨江已在丹寨投资新建了村级党群服务中心26个。
目前,滨江已经促成丹寨63个深度贫困村与东部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的全覆盖结对。自2018年来,滨江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向丹寨捐赠的资金、物资,累计近3000万元,捐助、结对的当地学生人数超500人。
以滨江中赢控股为丹寨民族高中设立的“圆梦教育基金”为例,校内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每年还有机会获得800元到1600元不等的助学金。
“前不久,在路上,一个女孩子好远就在向我微笑招手,走近一看,是曾经帮助过的一名学生。”徐建刚说,“看到年轻人真诚的笑容,我的心感到暖暖的,微笑就是最好的回报。”
加深滨江丹寨两地情谊的暖心故事仍在不断续写,这些年,滨江人才扶贫出实招、用实功,“解真渴”,来自滨江的“徐建刚们”,走在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搭平台、找资源,为丹寨脱贫致富出谋划策的同时,也把滨江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带到了丹寨来。据了解,3年来,滨江区为丹寨累计培训的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已近5000人次。(本站编辑贾晓芸摘编)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