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洪英亮都要在6点20分前赶到坦头小学,开门让学生进来,组织他们在操场上读书,直到7点,其他老师赶到学校,将学生领回各班教室。他才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洪英亮是坦头小学的校长,这是绩溪县长安镇坦头村唯一的一所小学,共有学生160人、教职员工20人。不同于城里的学校,农村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居多,爷爷奶奶们不仅需要照顾孩子,一大早还要出门干农活,只好早早地把小孩送到学校。
坦头小学一路走来很不容易。2011年,洪校长刚接手这所学校时,学校已经濒临解散,生源流失严重,学生们纷纷跑到村外的学校读书。最后,在洪校长和村联委的共同努力下,坦头小学最终“活”了下来,成为村里唯一的学校。现在,即使是长安镇上的学校都没有这所小学招收的学生多。坦头小学能有今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洪校长的不懈努力。
“穷人的孩子也要读书”
“穷人的孩子也要读书”,洪校长掷地有声地强调。过去,曾有村干部提出将坦头小学与长安镇小学合并,甚至直接取消坦头小学。对此,洪校长坚决反对,他担心如果坦头小学被合并到长安镇,学生需要坐车上学,那么逐渐地整个家庭都会搬到镇里去,村里的生源就更少了,也会更加的空心化。
“我的家在这里…我读书就是在这里读的”。洪英亮是土生土长的坦头人,除了有六年时间在外求学,其余时候都在家乡度过。源于浓厚的家乡情结,毕业后,洪英亮决定返乡继续他的教育事业。
“人生的第一步即为‘德’,有学识没有德,只能成为社会的毒瘤。”洪英亮校长道出了他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德育应该排在第一,甚至比学问本身更重要,只有重视德育,才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质。
洪校长还特别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学校里有一间图书室,里面的书籍都是各方爱心人士捐赠给学校的,不仅本校学生能看,就算是外校学生来图书室借阅书籍,也会得到欢迎,“书看坏了不要紧,就怕你放在那里不看。”
图书馆借阅室
洪校长每天都会告诫学生三句话:第一,我今天学习了什么;第二,我学得怎么样;第三,明天学习什么。学校的老师们也非常重视寓教于乐,尽量做到兴趣与学习结合,甚至会自己编写数学故事书,让卡通故事里也蕴含着学习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学习外,学校也特别关注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每逢六一、国庆、清明等节日,学校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包括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消防逃生演练等,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村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坦头小学自然角
“我们缺的是老师啊”
采访洪校长
坦头小学办活动时,老师们常常会自掏腰包鼓励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致提高了,老师们也就感到更加欣慰,愿意留下来继续教书。可惜的是,现在愿意留在村小的老师不多了。长安镇的教师队伍里,还有两位教师愿意从初中撤聘到坦头小学教书,原本他们本来可以去其他镇上教书,但他们和洪校长一样有着浓厚的家乡情怀,更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洪校长和任课老师
另一个吸引力在于坦头小学的教学环境和质量有目共睹。坦头小学硬件不错,整体建筑采用了明快的黄绿色调。由于小学是同幼儿园合并建造的,许多建筑物由学生们精心布置,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童趣。学生的成绩也在全县一直名列前茅,从坦头小学毕业出去的学生,有三名学生在全县中考排到前30名,最好的一位学生冲到绩溪全县第八名。良好的教学质量也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坦头小学的生源。但即便如此,坦头小学的未来也逃不过乡村学校衰弱的共同命运。
坦头小学教室
正如洪校长所说,“我们缺的是老师啊”。师资严重不足,导致教师资源不能很好地整合。教师的分配是按照一比多的原则,比如一个教师搭配二十个学生,可是学校教学点多,学生分散在不同的教学点,而每个点的学生又相对较少,这中间就存在很大的矛盾。另一方面随着很多老教师退休,绝大多数年轻教师专业不对口,存在教学上的短板,招聘过来的教师大多是二本、三本的学历。由于教师待遇比较低,那些985、211院校的教师不愿意过来,学校师资力量自然就更加薄弱了。
“村小是最合适的选择”
操场学生集合点
然而即便有这些困难,坦头小学仍然是村里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好选择。小学生汪宇翔、汪宇鑫以及他们的母亲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汪宇鑫在做作业
从孩子的母亲口中得知,为了抚养家里的老人、供孩子上学,孩子父亲长期在外地打工,母亲独自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家里有一小块自留地可以种菜,两个孩子也很懂事,平时会在家里帮忙做家务。
汪宇翔和汪宇鑫的母亲(右)
对于这样的家庭,在村里读书是更经济的选择。倘若在县里读书,要让两个孩子同时接受教育,那会带来更大的家庭开支。相比较之下,村里学费每月只需要两百多,加上吃饭费用总共五六百左右,家庭尚能负担得起。
不过,由于师资受限,例如英语老师每天下午三点多久要赶回县城,而两个孩子的母亲又学历不太高,没法辅导孩子学习,因此只能每个周末把孩子送到县城去补课。由于交通不便,孩子们往往早上六点多就要起床往县城里赶,直到晚上五点多才能返程,母亲全程陪伴他们,一陪就是一整天。
对于村里的孩子来说,坚持学习下去尤为不易,但至少有了坦头小学,平时孩子们还能安心地待在学校里读书,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已是最合适的选择。
“一直在萎缩的乡村学校”
绩溪县全县有21所中小学,其中,下属的10个乡镇共有10所中小学,其中8所是中小学九年一贯制。不过绩溪县基础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乡村小学的比例一直在下降,“每年都在下降,农村的学校一直都在萎缩。”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乡村小学比例下降的原因有了答案——“农村有条件的都到城里买房了,尤其是带子女的,为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就到城里找份工作,进城务工。”
绩溪县教育局
教育局负责人指出:“小学还是有需求的,虽然小学也在逐步缩减,但毕竟学生的年龄小,家长顾虑到这一点,不会完全愿意把孩子放到城里来的,要到了中学,孩子的年龄比较大,能够自理了,那么才方便带到城里。”
除了城镇化加速带来的生源减少,为了最大程度的整合资源,学校撤并也变成了一种手段,金沙镇区域内原有13所中小学(教学点),经过撤并后就保留了一所金沙学校。“现在的学校太小了,而且很分散,整合以后不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资源都能更上一层楼。”
采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
在师资方面,目前实行的是“退二补一”政策,两个老师退休后,会补充一个新教师,“但是实行这样的政策也出现了人才断层的情况,学生比较多,老师退休的少,有好多年没有新的教师力量入编。现在教师的整体年龄结构比较不合理,年纪大的偏多,年轻的偏少”
在提到乡村学校的命运时,教育局负责人无奈地用“自然消亡”来形容:“乡村小学的教师、编制、待遇各方面,跟城区学校是一样对待的,最后要看家长的意愿。”
不过,的确存在年轻的优秀教师不愿意待在乡村学校的问题,“毕竟有本科学历的来考编已经很不错了,985、211谁会愿意来绩溪考编,也不是就我们一家,全国各地小城镇都这样。”
相比较城里的小学,乡村学校缺主科外的教师,比如音乐、美术、体育,只好让主课老师兼任这些科目。“现在很难解决,编制卡得很紧,当老一辈老师退下去后,只招教美术等专业性老师不大现实。只能一专多兼,教语文的带一下美术、体育。在教资分配上是按班级,不是按学科。”
教育部办公室(黄韫彦摄)
针对鼓励乡村老师留任的问题,当地的教育部门已经想尽办法,给偏远地区的学校各种补贴和一些优待政策,比如满30年教龄可以直接评中高职称等。
绩溪县教育部门人事科告诉我们:“现在国家教育部规定师生比为1:19,坦头小学160名学生,按道理来说只能最多配10位老师。实际上坦头小学的教师是超编了的。”对于坦头小学来说,师资力量成为办学难点,但是对于教育部门来说,乡村学校生源少,无法配备那么多教师,这就成为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
在时间的洪流之中,乡村学校的衰落或许已成大势所趋,像洪校长和坦头小学的老师们这样满怀热忱的人士,其力量也显得微乎其微。坦头小学以及千万乡村小学的未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作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孙珮仪黄韫彦胡晓翠指导老师:李珠)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