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旁,满目翠绿;小桥下,流水潺潺。群山环抱间,很难想象栖居着一所只有145名学生的学校。
这是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梧桐乡中心小学,也是该县小规模学校的一个缩影。景宁位于浙南山区,小规模学校遍布。据统计,该县农村小规模学校初中占比90%,小学占比80%,15人以下的微班接近全县农村教学班的一半。
是撤还是改,景宁毅然选择了后者。从2006年起,一场县域内的小规模学校改革就此开启,并在10多年时间里完成了华丽蜕变。
正如该县教育局局长林建峰所说,景宁小规模学校因“改”而美,振兴乡村教育的路子找对了。
从“保级”到“升级”
“10年前你来学校,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外墙残破不堪,连像样的操场也没有,更别谈什么功能教室了。”梧桐乡中心小学校长刘建平说。
据介绍,当时不少地方热衷于撤并调整教学点,像梧桐乡中心小学这样的条件很容易被撤。然而,景宁却把这些小规模学校都给“保级”了。因为各校都有服务范围,撤并势必会影响农民子女的就近入学。
先“保级”再“升级”!2014年,梧桐乡中心小学获批500多万元的改造资金,学校翻新了外立面,建起新的教学楼,标准化的操场和食堂也一并完成。刘建平和老师们就像对待家里装修一样,选瓷砖,挑桌椅,定色调。考虑到小班化的特点,装修中特别去掉了讲台的“层高”,目的是让师生融为一体。
更让刘建平兴奋的是,教育局从有限的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资金,成立了一个专家智囊团,给小规模学校装修出谋划策。学校周边环境优美,专家建议可以营造诗意的主题。于是,学校结合课程需要,建了畲药园、校训墙、折桂亭……
东坑镇小的204名学生来自18个自然村,各村都在推动文化品牌建设。学校以此为契机,提出了“东坑十八韵”的改造计划,将各村的石雕、多肉植物、二十四节气等品牌项目,融入到校园环境里,培养学生爱乡爱家。此外,还有鸬鹚乡的“三园文化”、九龙乡的“多彩文化”、大均乡的“温暖文化”……
据悉,景宁县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对小规模学校进行改造,提出“主题美、精致美、细节美”的要求,创设了“一校一品”的校园环境。各小规模学校实现网络、多媒体全覆盖,塑胶运动场等教学设施齐备。“村中最美的建筑是学校”传为佳话。
因小而生的精准教育
毛垟乡校6个年级24名学生,是景宁小规模学校中人数最少的一个。原本设计30人的教室就显得很空了。
怎样把教室利用起来?学校设计了阅读区、学习区、书法区、电脑区、展示区。阅读区配置书桌、书柜,学习区的课桌椅可按教学要求排列组合,学生还能随时到电脑区查阅资料。灵活多变的组合,让教室成了一个快乐的“学习场”。
“小规模学校一个天然优势,就是教师能细致地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特点,精准实施教育教学。”毛垟乡校校长柳荣水说。
学生陈金祥性格内向,课堂上表现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该校数学教师叶萍每堂课为他量身定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路径。如在《成长的脚印》中,整体教学目标是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而给陈金祥制定的是能正确用数格子的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一学年下来,陈金祥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成绩进步明显。
变人数劣势为教学优势,这是景宁小规模学校教改的突破口。该县充分挖掘此类学校的特点,制定出了15条教学常规。比如充分利用“剩余面积”,将教室分为多个区角;根据学习需要,灵活变动座位安排;个性化布置作业,全体面批;尝试探寻跨年级、跨学科的合班教学模式,等等。
为让15条常规落地,县教研室专门成立了“小班化教学研究工作站”,每月到学校把脉农村小班教学实施与推进情况。
与此同时,精准德育也在一些小规模学校中萌芽。毛垟乡校创建了“1+2”管理模式,即一名教师结对两名学生,从生活、学习、品行、健康四个方面加以帮助,孩子什么特点、存在哪些问题,教师都要心中有数。一些村民这样说道:“比起在外打工的家长,这群老师可能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了。”
提高保障,提升师资
尽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偏远的大漈乡校,刚参加工作的柳超还是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
学校免费为她配备了20多平方米、家电齐全的单人公寓。每月她能比城里教师多拿到900多元的津贴,加上工资月收入近5000元。“比起同龄人,我觉得现在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柳超说。
据了解,近年来景宁突出小规模学校教师编制保障和年龄结构优化,按照班师比1∶2.5配备教师。根据地域远近、教龄长短、职称高低,小规模学校教师每人每月可享受600元至1300元不等的乡村教师津贴。
其他保障还有,对小规模学校增加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学生数不足50人的学校按100人补,不足100人的按150人补,并做到逐年提高。小规模学校寄宿生每天享受三餐加课间点心的“爱心营养餐”,每年投入85万元实施周末“放心班车工程”等。
在教师专业提升上,景宁也是大招频出。县教研室专题开设了“小班化论文评选”“小班化课题研究”“小班化精品课程”等评选活动,每学期组织各学科教师进行短期实训,让小规模学校教师在教科研上下功夫,练本事。
大均乡中心学校正在研究的“以作业管理改进小班个性化学习的研究”。校长汤国栋告诉记者,学校以全校性的课题为抓手,让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前几年学校做的“小班环境”“葫芦丝课程”研究,产生了一批在省市获奖的论文。
每年,景宁还为小规模学校专题举办赛课,规则是全体教师参与,全程专家指导,各校遴选出种子选手后进行全县对决。东坑镇小教师沈瑛入职三年就拿了县一等奖,她的切身感受是,“小规模学校教师跳出了闭塞的地理空间,有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
近年来,景宁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进步迅速。在丽水市六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中,景宁14所小学获市“教学质量效益奖”,其中12所是农村小规模学校,东坑镇小更是连续4年摘得一等奖。(本报记者蒋亦丰)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