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初中网 > 墨竹工卡县 > 正文

南京市第九批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工作组工作纪实

日期:2023/7/24 8:32:07 浏览:

格桑花开,幸福路长——南京市第九批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工作组工作纪实2022-05-3008:33:43_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格桑花开,幸福路长

——南京市第九批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工作组工作纪实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金

墨竹工卡县工卡镇塔巴村村貌。通讯员洛桑克珠摄

【写在前面】

从西藏拉萨出发,驱车沿拉林高等级公路向东68公里,就抵达墨竹工卡县。这里是拉萨的“东大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站在具有“中国最美景观大道”之称的318川藏线旁,南京市第九批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工作组全体成员难掩激动之情。他们的前方,墨竹工卡县第一个产业园区——格桑花开产业园矗立在山脚下,格外耀眼。园区一期新入驻的两家企业正在安装调试生产线,园区二期建设也在紧锣密鼓施工中。

墨竹工卡县格桑花开产业园。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金摄

“没有规划,着手编制;没有土地,征地平整;没有资金,先从计划外争取再由计划内申报,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园区一期建成,园区一带成功申报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南京理念’‘南京速度’‘南京经验’已在这里落地生根。”工作组组长、墨竹工卡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施勇君说。

2019年6月底,由5人组成的南京市第九批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工作组来到了这里。他们肩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代援藏使命,持续强化民生援藏、产业援藏、智志双扶等工作,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1年,工作组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工作组成员1人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民生“微实事”,撬动“大幸福”

初到墨竹工卡,走路要慢、做事要慢,“缺氧”的身体才能适应高原生活。

而在这片凡事要“慢下来”的土地上,南京市第九批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工作组却跑出了民生援藏“加速度”。一个星期安装完成25座便民“溪桥”,打通了农牧民出行“最初一公里”。

“南京对口援藏历经20多年,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基本完成。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聚焦民生服务最末梢,找短板、强弱项。”施勇君说。

工作组走村入户调研发现,虽然外面公路通了,但村组“微交通”仍很薄弱。农牧民居所基本沿沟而建,出去必须要跨过湍急的小溪。以前都是土石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不说,一发大水桥就被冲走了。

“我们决定首先实施‘溪桥工程’。在县里建了一个预制工厂,所有桥墩、桥梁、桥帽装备等在工厂预制好后,送到村组安装,这也就有了一星期安装25座桥的速度。”施勇君说,装备标准化生产既保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又避免现场浇筑对水体、草甸等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具有可复制、可推广性。

2020年25座,2021年40座,2022年再建35座……三年兴建100座便民“溪桥”,覆盖全县8个乡镇40个行政村,惠及农牧民群众1.46万户、5.6万人。“现在,村民们骑着摩托车、开着拖拉机、赶着牦牛在坚固的‘溪桥’上来来往往,方便又安全。”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芒热村村委会主任果拉说,这是大家的“幸福桥”“连心桥”!

在实施“溪桥工程”基础上,2021年,工作组开展了“格桑花开·民生微实事100+”计划,其中包括溪桥工程、幸福驿站、便民小浴室、青稞磨面坊、点亮乡村路、暖阳微公益等8类104个项目。一盏灯照亮回家路,一座桥连通外面的世界,一个澡堂能在冬日改善生活,一处卫生室关乎身体健康……真正把“微实事”办成“大幸福”。

今年5月中旬,工作组启动“格桑花开·民生微实事”(二期),实施项目共10类80个,其中有持续实施的溪桥工程、幸福驿站、点亮乡村路、暖阳微公益等项目,也有新实施的便民水利设施提升、环境整治提升、农业科技提升、学生关爱、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项目。

产业“小组团”,托起乡村振兴梦

初夏的墨竹工卡,开始慢慢进入雨季,农牧民们在翻耙整齐的土地上播下了小油菜籽。充足的光照、丰沛的雨水将滋养它们生长、开花、结籽。

由于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特有的营养价值,墨竹小菜籽油于2018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9年,小油菜榨油厂在墨竹工卡县建成。

“当时榨油厂面临两个问题,没有资金收购小油菜籽,榨出来的油也不知道卖给谁。”工作组成员、墨竹工卡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求超说,工作组调研了解情况后,就地成立小菜籽油特色产业援藏“小组团”,从订单种植、统一收购到生产加工,再到油菜花旅游,制定了一、二、三产一揽子实施方案。尤其在品牌包装、渠道建设、市场推广上,工作组更是借助南京后方的资源力量,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

目前,全县小油菜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小菜籽油“天边墨竹”品牌注册应用,生产工艺得到提升,产品包装、商超铺货、客户拓展等均已完成,带动了4000余户种植户实现增收。站在榨油厂里,闻着浓浓的油香,县净土公司负责人索朗加措感到幸福和满足,他说:“2020年、2021年,墨竹小菜籽油累计订单额超过1200万元,榨油厂成了全县效益最好的扶贫产业。”

塔巴陶瓷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它进一步传承和活化?在工作组推动下,塔巴陶瓷所在的塔巴村引入南京弥盛陶瓷,双方成立合资公司,融合塔巴陶瓷的传统技艺和弥盛陶瓷的先进工艺,开发多元化陶瓷产品。“格桑花开产业园一期刚建成,我们就把新生产基地落在了这里。希望通过园区平台,让塔巴陶瓷走出西藏、走向世界。”公司负责人仁清达瓦说。

塔巴陶瓷。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金摄

仁清达瓦口中的格桑花开产业园,是工作组进藏后实施的第一个项目,2019年开始规划援建,填补了墨竹工卡县产业园区的空白,并与周边塔巴村一带一起创成了拉萨唯一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工作组成员、墨竹工卡县经信局副局长宋立斌说,园区已成为南京“聚力产业援藏、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正在也并将持续带动当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和农牧民增收,带动民族手工业、农牧加工业和旅游服务业发展。

产业援藏,不仅需要园区载体的“硬支撑”,同样需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软服务”。

在国家级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援藏干部陈志海带领“规范化建设小组团”,积极担当作为、勇于改革创新,在项目招引、企业服务和机制改革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9年以来,拉萨经开区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72.14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增长63%;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增长2.27倍;科技中小企业从2018年的4家增至现在的92家;“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填补空白。目前,拉萨经开区设立了全国首个国家级经开区人才交流合作工作站,推动共建“拉萨—江宁(国家级)经开区产业合作示范园”,规划建设“西藏净土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设立自治区首个园区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和经开区商会。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考核中,拉萨经开区从2019年的全国129位跃升至2021年的110位,前进了19位。

智志双扶“促交融”,“格桑花开”蝶自来

在墨竹工卡县,每一名县领导每年会领到一项任务:对接两到三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做好就业帮扶。工作组刚进藏时,同样领到了这一任务。

西藏大学生就业最大的痛点和堵点在哪里?工作组深入调研发现,一是就业观念,二是就业能力。他们决定改变“领导帮扶”就业方式,通过智志双扶探索一条就业援藏和“融合式”援藏的新路。

2019年,工作组创办首届“格桑花开·大学生就业创业南京特训营”,推出1+3+N的特训模式(即一个月封闭式集训、三个月企业跟岗见习、掌握N种技能),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彻底打通大学生从“学校门”到“单位门”最后一公里。2020年,首批35名大学生学员全部实现高质量市场化就业。

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的顿珠次仁是第一届“格桑花开·大学生就业创业特训营”营员。“参加特训营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技能,现在已回到墨竹工卡创业,为家乡贡献微薄之力。”已经创建西藏墨竹“格桑花开”大学生创业管理有限公司的顿珠次仁说。

目前,“格桑花开大学生就业创业南京特训营”已持续开办三届,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出“格桑花开‘人才+’和‘平台+’计划”,政商企校共建成立“格桑花开成长学院”等,学员结业就业率实现100%。

南京对墨竹人才培养的支持,不仅在创业就业上,也在学校教育上。

墨竹工卡县中学南京班师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金摄

“我们率先开办西藏县区‘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工作组副组长、墨竹工卡县委常委、副县长陈亮介绍说,2020年9月,“墨竹南京班(初中)”在墨竹工卡县中学正式开班。目前,初一、初二各设两个班,12名南京支教老师负责教学教研,带去了先进教学理念、提升了当地办学质量。

凝聚多方力量,汇集多方资源。工作组通过举办“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宁墨交往交流交融。“‘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是我们创新推出的一个平台,已持续举办三届,线上线下累计参与人数超4000万人次。”工作组成员、墨竹工卡县文旅局副局长袁瑜说,活动期间举办了乡村振兴培训班、农牧民群众看南京、发展恳谈会、宁墨嘉年华等,共唱“宁墨歌”活动已成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品牌。第三届“南京墨竹周”上,工作组还创新举办“天边墨竹最西藏”净土产品与文化博览会,组织110家特色产业企业及合作社携1080种高原特色产品组团赴宁展销,为西藏特色产业发展搭建了新平台。

三年来,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共投入援藏资金2.39亿元,实施各类项目33个,涉及民生改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目前,已落实“十四五”计划内援藏资金4.75亿元、规划项目29个,位居江苏援藏各县区首位。

迢迢山海路,浓浓宁墨情。眼下,南京市第九批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工作组即将结束三年的援藏工作。援藏干部传承发扬的“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和新时代援藏精神始终屹立在他们心中,任时光荏苒,仍熠熠生辉。

亮点点击

南京援藏“11个一”

完成了一组规划。对口帮扶编制墨竹工卡县“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沟域文化旅游规划、墨竹小菜籽油营销规划等,申报编制完成《‘十四五’援藏项目规划》。

规划建设了一百座“便民”溪桥。一期、二期共65座已全部建成通行;三期35座已进行现场勘察,计划2023年建成投用。

实施了一批“民生微实事”。实施“格桑花开·民生微实事100+”计划,2021—2022年共实施184件民生实事项目。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