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的育人理念、育人方法、育人智慧、育人风采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为宣传、展示静安区教育系统广大优秀教师的教育主张,静安区教育党工委邀请部分优秀教师,立足本职岗位,结合本人实际,深入思考育人理念,以书面形式畅谈育人故事,唱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旋律。我们将这些小故事汇编成《百位名师谈育人—静安区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教育主张案例集》,通过微信公众号陆续刊登,表达对教师们的敬意和祝福。
陪伴教师课堂成长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堵琳琳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校长、特级校长。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上海市教育学会初中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静安区第一届人大代表,静安区*。
看着她在讲台上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创新进程娓娓道来;看着她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化的学习任务;看着她从容沉稳地应对专家的每一个提问,听到学科专家对这个入职不到三年的青年教师的肯定与褒奖,作为校长的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教师成长进步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多年前,静安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会在我校举行,小陈老师承担了此次活动中公开课教学的任务,将呈现一堂题为“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道法课展示。
在前期的磨课环节,按照传统,道法学科教研组进行了集体研讨,学校还特地邀请了周增为老师、徐亭老师、张尚达老师、黄朝晖老师等一批教学专家入校指导。只要有空,我就会参与到听课、评课、磨课的现场,和专家同行们共同陪伴小陈老师的成长。在她初接任务惶恐不安时给予鼓励,在她试讲失败落泪哭泣时给予安慰,并从课堂经验出发给予她教学设计立意、教学行为组织等方面的建议。一个多月,小陈老师华丽蜕变。我也又一次亲历了一段和老师课堂成长的难忘时光。
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战场。多年来,我养成了全程参与学校各学科重大研课活动的工作习惯,与教学专家共同听课研课,与开课老师共同磨课改课。在陪伴老师们课堂成长的过程中,了解各学科阶段性的课堂研究重点和最新的学科动态,学习不同学科的课型结构和学生素养与能力的评测点。这一过程也成为我提升课程领导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始终感到,校长作为学校的关键决策者,自身的课程领导能力无疑对学校的变革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为校长要走得进老师的课堂,要听得懂老师的课,更要有启发和指导老师的功底。
如今我走上初中管理岗位已有20多个年头,其间经历了两所文化基础截然不同的学校。我深刻感受到学校发展进步的动力都源于长效而持久的优质教师团队的煅造,而优质教师团队的锻造则源于专业的学术氛围和优良的教学文化的培育。作为校长,要始终把工作重点聚焦在教师的专业工作中,聚焦在课程和课堂实践中。
2008年我调任风华初级中学,肩负着如何带领一所区域内的优质初中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的艰巨任务。
我和老师们专注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课程综合改革实验基地的创新实践。把变革的目光进一步聚焦课堂,聚焦教学行为的现实改进。始终以差异化教育研究为支点,在“差异化课程——差异化课堂——差异化评价”的教育行动研究模式下,全面推进课程和课堂综合改革。站在整体育人的视野下,通过《初中实践性学习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构建整个初中阶段学科课堂实践性学习活动体系,为新课程改革开创了学科实践维度的风华初样例。
我和老师们致力于新静安初中学段集团化办学的开拓探索。在学校教师人数四年内实现翻番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一所学校教育价值观念和教学文化的强大力量。平等、自由、争鸣的专业学术氛围,敬业、科学、合作的团队教学文化为集团培养出一大批全国、市、区级骨干教师,形成了一支具有“可亲、可敬、可信”的精神特质的优秀教师团队,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与保障。
回顾20年来的管理经历,风雨兼程。惟愿长留一份课堂情怀,坚守一颗教育初心,做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先行者,做专业团队攻坚克难的引路人,陪着老师课堂成长,伴着学校砥砺前行。
看到真实的孩子,发现孩子的真实
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幼儿园符芳
曾任静安区常德书法幼儿园第一任园长,现任静安区威海路幼儿园园长、党支部书记。2011年被评为先进治安责任人,2014年被评为2010-2013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座右铭:
教师必须保持沉静的状态。这种沉静是更深沉的、内心清晰的平静,是由心灵的谦虚和理智的纯洁组成的平静,是理解儿童并帮助其极大地影响整个社会的平静。——玛利亚·蒙特梭利
学术主张:
看到真实的孩子,发现孩子的真实。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幼儿园教师应该运用观察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由此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两大核心要求:一是能通过观察,了解个体幼儿的特点和群体幼儿的共性特征;二是能依据观察结果,支持、满足幼儿的发展。
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还不善于用言语表达他的所思所想,在教育者面前,幼儿就像一本“深奥的书”,因此我们要时刻警醒并自问:我们真的理解孩子吗?看到的是真实的孩子吗?发现的是孩子的真实状态吗?
几年前,我带领老师们利用过程性数据采集工具,真实地记录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发展轨迹,开展课程领导力创新实践。在和老师一起分析案例时,一个男孩子的故事引起了我的思考。
浩浩是个大班男生,在班级老师的印象中,他存在一些“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学习没兴趣”等问题。老师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在一次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看到浩浩一共操作了四份学具,多次反复更换学具。
我问老师:频繁更换学具=注意力不集中=没有目的=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学习没兴趣吗?仅凭一次活动的观察就能对一个孩子下定论吗?
为了帮助老师更清晰地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我们利用信息化手段,调取了连续多次的个别化学习数据,还原了当时场景。我们发现浩浩频繁更换学具的行为背后还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浩浩在频繁更换学具现象出现的前后,分别有多段操作学具的时间,每段时间维持在10分钟左右。是注意力不能集中吗?不是。在第二次活动开始时,浩浩首先选择了第一次未完成的学习内容,并且用了长达23分钟时间完成这份活动。时长的集中性,又一次证明了他的专注性。
我们发现,每一次的个别化学习,浩浩都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学习策略,有先看视频后操作的,也有直接操作学具的,还有直接做练习来验证自己的判断的。浩浩是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吗?不是。他不仅能有计划地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而且会根据学具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从喜欢程度、困难程度和自我表现三个维度的评价数据表中,我们发现浩浩准确的给出了自己对不同学具的难易度和兴趣度的判断。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吗?也不是。
在数据实证面前,我们否定了之前对浩浩的原有认知,而我也陷入了深思。教师撰写的案例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操作遇到困难等文字,这些主观臆断呈现的只是表象,却不是孩子的真实。
察而不辨是当前老师专业发展上的最大障碍。长此以往,教师就会习惯于用昨天的观点,看待今天的孩子;用今天的判断,否定明天的孩子。当教师不能察觉幼儿的个体特点时,即便她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也无法真正尊重儿童权利;当教师不能精准解读幼儿需要时,即便充满热情,也不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友善态度。教师能理解幼儿的差异,这说明教师有包容度;能悦纳孩子,体现的是职业素养;能允许孩子选择,让幼儿的经历变得更有意义,则体现着教育的价值观。
虽然幼儿是一本深奥的书,但只要基于实证,做有依据的判断,用沉静的心去察而思辨,就能看到真实的孩子,发现孩子的真实,这正是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