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校长|荣成市蜊江中学校长汤文江:愿热忱常在,做精致教育
00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AppStore下载其他途径关注界面…齐鲁名校长|荣成市蜊江中学校长汤文江:愿热忱常在,做精致教育“一切称号,都是鞭策我的动力。我最首先就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老师,我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界面山东·
文_王星菡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凤凰网共同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比作一支乐队,这是一个有趣的类比。如同每种乐器拥有不同的音色,负责不同的音域,低沉或细密,学校是由教师、学生、校长和各类教职工组成的有机整体,相区别的不仅仅是角色与职能,还有每个人的“音色”。而校长,是其中手执“指挥棒”的引领者、协调者。
从教近三十年,在小学、初中和中专都有过教学经历,汤文江对校长这一角色有着深刻的体会。经历塑造了人,人也在经历中步履不停。提起获得的各种荣誉,他格外谦虚。用他的话来说,“一切称号,都是鞭策我的动力。我最首先就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老师,我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在他身上,似乎还保有着难能可贵的纯粹。或许,正是携着这样一份赤子之心,汤文江才能带领荣成市蜊江中学成绩突出,成为荣成初中教育的典范。
本期齐鲁名校长,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位永葆热忱的教育者,走近这位懂指挥、能指挥的精致教育提倡者,走近荣成市蜊江中学校长汤文江。
精致办学,为教以生为本担任过中专教师、初中班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务,也担任过小学校长、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培训处主任等职务,出版了《走进海洋世界,拥抱海洋世纪》《走进海洋世界,体验成长之旅》等系列校本教材,汤文江的履历格外丰富。不同教育学段、工作岗位的背后,并非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汤文江认为,视野的转换、思路的调整都是他的经验“加成”,也正是这样一种多元化的职业背景,对他“精致教育,精细管理”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汤文江指出,精致教育,主要是指向精细致密、追求过程完美、尊重生命差异,立足“态度精心、目标精准、过程精细、结果精品”,坚持“发展精进”。教育要精致,要以生为本;管理要精细,要责权明确。值得一提的是,要以“创客文化”特色建设为切入口,培养“创客素养”,即适应时代、开创未来的能力,自我挖掘、自我反思的习惯,成为问题的提出者,更要成为问题的解决者,不仅仅是培养优秀的学习者,也是在塑造独立的思考者。
图片来源:王金奎、景浩恒/摄作为校长,作为学校顶层设计的构建者,肩上似乎无可避免地承担着许多: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培养、社会的期许……面对压力,汤文江有种“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定神闲,这并不是盲目的。多年职业敏锐度早已形成一种“肌肉记忆”,他深深知道教育不能够随波逐流,教育者不可做任风吹动的浮草。回归到根本,一所学校还是要为人、为学生,这是不变之道,也是应万变之法。
“我始终认为,教育是为了人,为了人和社会共同的未来,品质与能力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教育教学当然是我们的主业,对孩子们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更是我们时刻关注的,”汤文江校长微微蹙眉,格外认真地说着,“人生路上需要攻坚克难,我希望我的学生是博爱而诚信的。”
继承创新,“名校长”在路上值得一提的是,走上教师的岗位,最初不是汤文江的“第一选择”。年轻人的冲劲和热血,让他对军旅生涯充满了向往。然而,深耕教育近30年,他早已将一腔热忱倾注在杏坛。如今,他作为山东省教育学会名师名校长专业委员会理事、齐鲁师范学院“齐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特聘教授、威海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已成为荣成教育的一张优质名片。人生一个微妙的转折,成全了一位教育者与莘莘学子的邂逅,成就了一位老师身边、孩子心中、家长眼里的好校长。
图片来源:王金奎、景浩恒/摄谈到走向齐鲁名校长的心路历程,汤文江没有冠冕堂皇的修辞,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感悟。“从前辈身上看到的,从智者文中感受到的,从自己实践中领悟到的,那就是一个教师必须具有自己的教育情怀,只有永远怀有引领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追求,才能让自己永葆面对教育的活力和智慧,而这可能就是我能成为齐鲁名校长最大的原因。”
在学校的发展中,汤文江这些年来始终坚持贯彻三点——宏观引导,用心倾听,细致服务。统筹时代发展、国家政策、学校实际、师生家长需求等诸多要素,完善顶层构建;知晓教师心中冷暖,及时指导;寻找社会评论与学校办学之间的平衡点,在压力下不停滞,在赞誉中不悬浮,都是汤文江心目中做校长的“基本功”。
汤文江将自己定位为一名传承者,一名创新者:传承的是前辈的经验,创新的是个人的理念。他所在的蜊江中学确立了“点燃创新思维,展现创造能力,厚实人文底蕴,走向未来世界”的课程主旨,构建了由立足于学科内知识整合的基础融合课程群、跨学科知识统整的拓展发展课程群,和以研学实践为主阵地的探究综合课程群共同组成的CIC特色课程体系。从智慧数学、格物致理所代表的理性逻辑思维训练,到工程搭建、蜊园造物等充分发挥个体能动性的综合素质课程。可以说,“精致”二字,渗透进了蜊中育人的方方面面。掌舵人汤文江的教育理念,在学校发展的日日夜夜,落地生根。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是手执指挥棒的人,那我要做的就是让每种乐器的音色都被听到,但彼此间是同声相应、互有共鸣的,”汤校长这样说道。
放眼未来,革新步伐坚定回首过往,变与不变的两可之间,求变者总是不得不经受来自各方的压力。汤文江表示,“前行阻力与机遇挑战是必然的,教师需要破除‘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主动适应。此外,校长等执行者不应被短期的、功利的纷扰所裹挟,以至迈不开步子。”他认为,教育改革向深水区挺进,校长需要有他的一把尺。
目前,智能化、数字化的愿景从未如此接近实现,一场疫情更是缩短了课堂由线下转向线上的过渡期。同时,教育变革的进程仍在推进。针对当前情势下教育的走向,关于时代提出的创新之问,汤文江有着自己的思考:从教师层面来讲,一专多能或将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标配,对于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多学科知识的统整,跨学科的概念逐渐清晰,复合式教学将走上讲台。从学生层面来说,多种学习设备、方法、学习资源有机整合的混合式学习可能成为常态。另外,个性化发展将不仅仅是理想的存在。学校必将致力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每个人的潜能,而学生也将在各类教育资源中明确自己的生涯规划,为未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图片来源:王金奎、景浩恒/摄汤文江向我们描绘了一幅高度互联互通的蓝图:“教育交流与合作将成为国际教育领域的重大趋势,学校在管理机制、课程架构、教学范式等方面也必将为此发生相应改变。”关于未来,他充满信心;关于变革,他踌躇满志。
教者无声,做幸福的事业教育者是辛苦的,却也是幸福的,四时八节,他们在夏蝉声中送别毕业生,秋雁将至,他们迎来崭新的青春面孔。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无声”是教育最朴素的模样。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致力于一项事业?人生中又能与多少生命相交一段旅程?
在汤文江看来,教育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但他的心依旧为之澎湃。与孩子们相处时,看到他们充满求知欲的眼神,和脸上最开怀的笑容,他的心底涌动着强烈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有时,走在路上,汤文江会偶遇从前的学生。无论多少次听到他们的问候,听到他们对自己说,“老师,您还记得我吗?”,他还是会为之感动。有一次,一名学生发烧了,他没有犹豫,骑上摩托车载着生病的学生到医院检查。多年以后,当年的那名学生与老师再次相遇,学生已经成长为一名老师。学生坦言,正是当年汤文江给予他的关心,让他决定站上三尺讲台,将教师的情怀传承下去。“从前向往你,如今成了你”,这一场教育者之间的接力,令人动容。对于汤文江来说,就是这些温暖的小事,支撑他走过快三十年的岁月,并决心继续走下去。
耕耘杏坛多年,从教学者到掌舵者,携一份办好精致教育、以生为本的信念,伴一颗永远为教育跳动的心,汤文江一边走,一边体悟着教育的真谛。一腔热忱,几分侠气,十分情怀,汤文江与教育的缘分,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