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初中网 > 荆门市 > 正文

荆门市人民政府政策通知荆门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3/7/21 20:40:41 点击:
育、人人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保障教育事业沿着科学、健康、务实的道路继续前进,创造文明和谐美丽的新时代教育强市。

荆门市

三、主要任务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引导学生养成对国家、集体、自然的热爱和认同,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持续巩固“学雷锋”志愿服务建设成果,常态化组织学生投入公益事业,定期参与学校、社区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文明劝导、孝老爱亲、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信用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创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政治引领,健全“三全育人”①,深化“五个思政”②。通过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在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一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课程。贯彻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定期分析高校思想政治领域情况,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思政教育内容的时效性,面向大中小学生广泛开展“奋斗的我最美的国”“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开学第一课”“青春告白祖国”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成长奠定正确思想基础。整体推进中小学学科德育思政,推动各县(市、区)“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转化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鲜活道理。

专栏1:“五个思政”工程

推进学生思政,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实践育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服务社会能力。

做实教师思政,创新教师理想信念和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新模式,加强对教师的职业行为准则教育,促使教师模范遵守基本规范、知“红线”守“底线”,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

完善课程思政,以课程为主渠道,以课堂为主阵地,通过建立涵盖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劳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课程体系,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目标。

落实学科思政,精心编写的“案例”和“故事”,把“教师要讲的”变成“学生想听的”,针对社会热点和焦点、学生成长的实际问题,开展研讨和交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心走深走实。

优化环境思政,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创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

3.促进文明校园建设常态化。把建设文明校园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总体规划。以塑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校风、净化校园环境为切入点,促进文明校园建设常态化。在龙泉中学、实验小学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荆门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基础上,与宣传部(文明办)共建、共治、共享更多国家级、省级、市级文明校园。突出文明校园“六个好”③鲜明导向,把学校建设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十四五”期间全市力争创成各级文明校园105所,其中全国文明校园5所,省级文明校园30所,市级文明校园70所。

(二)加快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

1.增强学前教育服务公益性。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方向,加快公办幼儿园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规划建设步伐。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建设的幼儿园要确保公办性质。新城区建设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配建幼儿园,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由各县(市、区)政府统筹办成公办园或民办普惠园;城镇小区无规划配套幼儿园或有完整规划但建设不到位的,要通过补建、改建或就近新建、置换等方式予以解决,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专栏2: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工程

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街道、村集体等兴办普惠性幼儿园,重点扩大农村地区、新增人口集中地区的学前教育普惠资源。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充分发挥公办中心园的保基本、兜底线作用。“十四五”时期末,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2.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0%以上,公办园和民办普惠园覆盖率达90%以上。

2.实现科学保教家园共育。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开展托育服务,促进园长、教师树立科学保教理念,完善学前教育教研体系。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游戏材料,推广优秀传统游戏,加强园本教研、区域教研,提高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开展保教工作的能力。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号)要求,提升家园共育水平,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纠正扭转校外培训机构、幼儿园、小学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和网络对幼儿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保护。

3.整体提升幼儿园办学水平。贯彻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精神,落实儿童健康、安全、教育、环境、法律保护等方面的新要求。继续做好省、市、县级示范幼儿园的建设、评估和复评工作,从办园许可、办园规模、收费公开、环境创设、保教活动、队伍建设上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从园舍、饮食、教具、校车、师德等方面加强源头和过程监管。重视示范幼儿园园长培训,不断提高办学治园能力,逐年提升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持证率达。

(三)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常住人口规模、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精准预测学位需求,科学编制修订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按照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四统一”要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继续落实《湖北省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鄂教基〔2019〕1号),通过名校办分校、学区化办学、委托管理等方式,加大对义务教育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的扶持力度,持续缩小城乡差别和校际差距。探索建立县级人民政府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奖补机制,着力解决“城镇挤、乡村弱”等突出问题,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实现义务教育从县域均衡向市域均衡、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的转变。

专栏3: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提质扩容工程

新建一批学校。东宝区迁建实验小学和金虾路小学、新建圣境学校(九年一贯制);掇刀区新建军马场学校、惠泉学校、周培公学校;漳河新区新建天鹅中学和新华学校(九年一贯制),共计增加学位10000个。扩建一批学校。掇刀区扩建掇刀石小学、双泉学校和高新学校;漳河新区扩建杨店小学和谭店小学,共计增加学位4000个。

分流一批学生。重点做好南城区适龄儿童向石化二小、双泉小学和高新学校的分流工作,为掇刀石小学、十里牌小学、望兵石学校、名泉小学和白石坡中学“大班额”减压。

2.确保义务教育就学公平。坚持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强化市级统筹,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对财力薄弱的地区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将教育公平摆在首位,规范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程序,增强社会公众监督。对于招生片区内生源较多、班额长期过大的学校,合理调整招生范围,防止产生新的校际生源不均、校际差距悬殊等问题。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入学工作,不断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与资助管理工作机制,保障义务教育起点公平。强化县级政府统筹,多措并举化解大班额现象,逐年减低,直至全部消除。严格落实“政府-教育”双线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与“县(市、区)教育局-学校-班主任(教师)”控辍保学体系,保障义务教育过程公平。坚持依法治教,不断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坚决查处违规办学行为,形成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3.推进“双减”工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大力实施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教学,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健全学校课后服务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和质量。规范校外培训,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现有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重新审核,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并逐步压减。健全校外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机制,严禁超纲、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

4.加快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进程。制定《荆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围绕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四大方面,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资源配置包括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骨干教师数、体育艺术专任教师数、卫生健康兼职副校长数、网络多媒体教室数、教学及运动场馆面积等;政府保障程度包括学校规划布局、学校“四统一”等;教育质量包括初中三年巩固率、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学校章程、教学信息化、学生课业量、教师培训经费、校园文化建设、综合实践活动等。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足的义务教育学校,鼓励其通过控制办学规模达到办学标准。初步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的义务教育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软件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形成“轻负担、高质量”的长效机制,充分满足“十四五”时期的新需求。

(四)鼓励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

1.加强普通高中课程建设。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20〕38号)精神,2022年前全面使用新修订普通高中教材、全面实施新课程,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开齐开足国家、省、市规定的各类课程。以育人方式改革为抓手,鼓励普通高中学校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对普通高中学校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把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内涵发展的重心落在学科课程建设上。注重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教”“考”“招”的统筹衔接,科学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教材培训方案和考试评价标准。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结合办学水平、校园规模、学生意愿等实际因素,稳妥实施分层教学制、选课走班制,为不同潜质的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升入高等院校或开启职业生涯作好准备。加强优势学科领域和特色选修课程建设,构建与各校办学定位相匹配的新时代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2.完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紧扣《湖北省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2020-2023年)》(鄂教幼高〔2020〕1号)要求,2021年底前普通高中超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2022年底前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基本消除超大班额;2023年底前普通高中基本消除大班额。依托湖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从过于关注学生成绩转为更加关注学生发展过程、更加注重客观评价。注重考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金石榴”项目之浦东江孜两地中学生朗诵交流会
中外记者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与主题采访西藏行之堆龙德庆区中学
覃拥军:“农村学校教书更能体现我的价值”
最新图文
荆门市人民政府政策通知荆门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河南漯河郾城中学开展“资助贫困生清凉暖人心”慰问活动
黄冈城区4所新学校投用在即,新增学位100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