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初中网 > 石鼓区 > 正文

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9日朱健)

日期:2023/8/10 15:14:17 浏览:

子新材料产业园;支持雁峰区全力打造输变电工业小镇,珠晖区会同弘湘国投持续建设眼镜小镇,石鼓区打造新型装备产业园。

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升级。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数字产业化,大力发展“大智移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布局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算力中心等新兴产业。以钉钉子精神推进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依托区块链产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等平台,依托数字经济“领头雁计划”,进一步引育数字经济企业,力争数字经济总量突破1600亿元。持续推动产业数字化,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依托工业富联衡阳智造谷、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平台,依托“上云、上平台”等专项,完成中小企业深度“上云、上平台”1600家,稳步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全面推广“湘易办”,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电信衡阳算力中心,推动衡阳移动、衡阳联通大数据中心尽快投入使用,夯实数字治理的底层数据平台。

(二)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

优化创新生态。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建设衡阳科创港,持续建好长沙银行、湖南银行两个科技支行,加强与“双一流”及在衡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在衡转化。运营好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衡阳分市场,确保技术合同成交额和成交合同数保持全省前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推进创新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纵深推进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改革,力争撬动信用贷款20亿元。做好科技创新宣传工作,推进新时代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

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培育计划,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2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进一步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力争强度达到2.2%。进一步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南华大学“辐射-线粒体与人类重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创平台建设,全年新增省级及以上科创平台10家以上。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

引育创新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在人才、希望在人才。继续沿用“Up”模式引进高层次科创团队,力争新引进10个以上创新创业团队。持续擦亮“万雁入衡”品牌。继续采用政校企合作引才机制,力争引进博士300人以上,三年引进博士突破1000人。打通国内名校毕业生招聘通道,推动更多在衡高校毕业生留衡就业创业。始终把技能人才作为衡阳发展的着力点,培育更多“大国工匠”,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矢志不移打造“中部匠都”。持续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挥市人才发展集团作用,构建人才服务生态圈。

(三)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持续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开展平台公司经营性资产三年倍增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对接融入长株潭要素市场化配置国家改革试点,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健全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深化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生产要素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推进粮食储备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畅通市场准入和退出渠道。继续放大城区财权事权改革效应。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向开放要活力。以更大力度谋划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更充分发挥驻外商务代表处作用,更充分凸显中欧(中亚)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衡阳集结中心支撑,深耕非洲、东盟市场,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坚持外事为外经外贸服务,更充分发挥国际友城产业、市场的互补作用,推动建立一批国际友好学校和国际友好家庭。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对县市区、园区吸引和利用外资形成有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力争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10%以上。鼓励衡阳综保区对标先进,以实际作为赢得应有地位。高标准高起点打造中国(衡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动在衡阳国际物流港设立海关监管场所,配套申建保税仓。积极谋划和推动水运口岸建设。全方位衔接粤港澳、深层次对接长三角,大力度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0个以上。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得环境者,得生产力、竞争力。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化“放管服”“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建设全市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推进“一网通办”。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实现“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继续倡导“四到”精神,持续激活“五赋一聚焦”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实施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推行免罚轻罚等柔性执法。坚持“新官”要理“旧账”,开展涉企“政府承诺、拖欠账款”历史遗留问题清理行动。

(四)着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形成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

全力打造“三大枢纽”。交通枢纽方面:统筹推进通用航空机场、南岳机场改扩建、湘江永州至衡阳三级航道、G107和G322国道城区段改线、京港澳和许广高速扩容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物流枢纽方面:加快衡阳陆港枢纽、湖南高速衡阳物流港、润泽智慧产业创新城、红光多式联运铁路口岸国际物流园等物流重点项目建设。能源枢纽方面:抓好“宁电入湘”衡阳段、衡东燃气发电、盐穴压缩空气储能、衡南和常宁抽水储能、风光新能源等重点能源项目建设。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对接国省政策,加强项目策划,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省预算内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盘子。用好用活“五制一平台”和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专班推进等机制,推动县市区、园区在投资的赛马场上比学赶超。高位推动、高频调度“六个十大”项目,带动实施50个以上省重点项目、400个以上市重点项目,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300亿元。加快水口山铜铅锌产业基地(二期)、盐穴压缩空气储能、湘衡盐化100万吨纯碱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长湖、白沙洲等片区开发项目,推动先导新材料(二期)、湘南纺织产业基地、“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眼镜小镇(二期)等项目达产达效,力争重点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45%。

深入挖掘消费潜能。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快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巩固提升传统消费,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推动吃穿用住行等实物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型升级。建设辐射中西部地区的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继续唱响“中国粮、湖南饭、衡阳菜”,扶持一批有竞争力的衡阳餐饮企业进驻一线城市。积极拓展城市消费,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打造民俗文化广场等历史街区和保卫里等网红打卡地,多措并举促进“夜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发展会展经济,承办湖南输变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办衡阳工业博览会,扶持会展服务业发展。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升级改造县城商业基础设施和农村传统商业网点,新增乡镇商贸中心36个、村级便民商店1000家以上,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电商快递协同进村,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

(五)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市。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高位推动田长制,推广“平埂增地”连片种植,新建高标准农田40万亩,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10万吨以上。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建设,完成8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持续培育壮大粮食、油料、畜禽、茶叶等百亿产业,打造一批“百十户”产业。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做大做强黄花菜产业品牌。加快国家级油茶交易中心和茶油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全力打造“油茶第一强市”。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民。深入实施新“三品一标”工程,打造衡南县“清泉农夫”、珠晖区“东阳红”、衡山县“小水果”等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发展乡村“能人经济”,积极引导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建设家乡。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优化村庄空间布局,有序推动“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贯彻《衡阳市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提高农房建设品位和质量。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抓好农村厕所革命、黑臭水体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和村庄清洁专项行动,持续创建美丽示范乡村、美丽宜居屋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交汇”在市县两级推广应用。深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营造文明和谐的村居环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深入实施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三年行动计划,突出抓好脱贫产业发展、低收入人群常态化帮扶、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确保脱贫人口就业总体稳定、收入稳步增加。深入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以年收入8万元为标准划定新的薄弱村,启动新一轮“清零计划”。打造一批年收入过50万元、100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强村。深入实施“千企兴村、万社联户”行动,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实现村集体增资、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六)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着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围绕中心城区区划调整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加强“三江六岸”的统筹规划和分步建设,实现水更清、岸多彩、景更美。高品质推进“一走廊九片区”开发,加大第四代住宅的建设比例,加大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探索开展城市体检,提质改造一批城市主次干道,打通建设一批城市“断头路”,建设一批人行天桥。积极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抓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开展内涝点治理,改造铜桥港污水处理厂,加快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建设。加快建成酃湖公园。探索“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在高新区、石鼓区全域推进智慧垃圾分类,完成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实验基地建设。加快城区智慧停车管理体系建设,建设“智慧燃气”平台。

促进城镇协同发展。高标准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加快构建“一核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新格局,以市中心城区为主,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核心区;以“西南云大”城镇群为中心,打造辐射衡南县、衡阳县、衡东县、衡山县、南岳区的“大衡阳都市经济圈”;支持耒阳市、常宁市、祁东县协调联动发展,组团构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经济带”。坚持“一县一策”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一批商贸重镇、通航小镇、文旅名镇、农业强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支持城乡产业运营公司发展,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中小城镇、农村地区延伸。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坚定不移激发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打造高水平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多点支撑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积极扶持县市区形成两个以上园区经济发力点,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全情吸引返乡创业,为县域经济提供坚实支撑。积极引导县市区大力扶持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激发县域经济潜能。引导农产品加工、产业转移项目在县域布局,引导各类要素向县域集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县域经济发展信贷投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chuzhong.ljyz.com.cn 初中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